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120年前的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飞机的诞生,开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飞机的出现改变了经济社会生产生活,并持续影响至今。因为飞机的存在,广袤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资源,人们在天空中划分出密密麻麻立体多层的“空中通道”。这些天空中的道路仅有中高空部分被民航等领域大量使用,我国天空的低空部分现今仍处于待开发状态。过去我们常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概念同样适用于低空经济。我国低空航路尚待开放开发,因此低空经济,必是一片前景广阔的蓝海。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有其独特之处,且是世界其他国家尚未完全涉足的领域。传统低空经济发展模式基于通用航空市场,概括而言就是用人们认知中的螺旋桨小飞机来发展低空观光旅游、极限运动、农业喷洒灌溉、短途客货运运输、航空教培、应急救援等等。这一部分传统模式依然适用于我国发展低空经济,且目前已经成绩斐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通用飞机注册数量为3177架,通用航空机场399个,通航飞行量121.9万小时,国内通航短途运输航线121条,通航相关工商注册企业84136家。这是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