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品味收获的美好

2022年09月23日 07: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胡璐

  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秋分日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从此一步步走向深秋。

  人间最美是清秋。北宋文学家谢逸在《点绛唇·金气秋分》一词中写道:“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仿佛一夜间,南方桂花的香气就随着阵阵秋风飘散开来。此时北方的枫叶红色渐浓、银杏叶开始泛黄,岁月在刹那间定格成风景画。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如果说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秋天就是品味收获的美好时光。到了秋分节气,田野里玉米长势良好、稻谷飘香,大江南北到处充满着丰收的气息。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今年的秋粮生产经受了种种严峻考验,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通过不误农时保春耕、全力抗旱保夏播、持续抓好秋粮田间管理,用辛勤的汗水努力夺取秋粮丰收。沉甸甸的收获里,都是亿万农民的奋斗印记。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寄托着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对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对亿万农民的牵念,为秋分节气增添了更多内涵。

  今年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结合农耕文化,聚焦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农业非遗文化展演、乡村美食品鉴推广、农民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节日活动,展现乡村味道、田园生活。今年还将重点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等活动。古老的农耕文化与现代技术、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水乳交融,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其实说起丰收,并不只是农作物的丰收,也是农民生活水平的丰收、精神面貌的丰收。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富民产业稳定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收获的喜悦沁进心里,而更多绿色、优质的农产品送到全国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秋分,仍然是农家的忙碌时节,忙收获也忙耕种。农民们需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避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越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一代代农人就这样辛勤耕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正是对作物收获的最高礼赞。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品味收获的美好

2022-09-23 07: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胡璐

  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秋分日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从此一步步走向深秋。

  人间最美是清秋。北宋文学家谢逸在《点绛唇·金气秋分》一词中写道:“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仿佛一夜间,南方桂花的香气就随着阵阵秋风飘散开来。此时北方的枫叶红色渐浓、银杏叶开始泛黄,岁月在刹那间定格成风景画。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如果说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秋天就是品味收获的美好时光。到了秋分节气,田野里玉米长势良好、稻谷飘香,大江南北到处充满着丰收的气息。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今年的秋粮生产经受了种种严峻考验,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通过不误农时保春耕、全力抗旱保夏播、持续抓好秋粮田间管理,用辛勤的汗水努力夺取秋粮丰收。沉甸甸的收获里,都是亿万农民的奋斗印记。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寄托着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对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对亿万农民的牵念,为秋分节气增添了更多内涵。

  今年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结合农耕文化,聚焦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农业非遗文化展演、乡村美食品鉴推广、农民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节日活动,展现乡村味道、田园生活。今年还将重点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等活动。古老的农耕文化与现代技术、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水乳交融,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其实说起丰收,并不只是农作物的丰收,也是农民生活水平的丰收、精神面貌的丰收。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富民产业稳定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收获的喜悦沁进心里,而更多绿色、优质的农产品送到全国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秋分,仍然是农家的忙碌时节,忙收获也忙耕种。农民们需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避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越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一代代农人就这样辛勤耕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正是对作物收获的最高礼赞。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