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来自甘肃的12岁残疾女孩因见网友而被三人强奸,去公安局报案却不予立案。事发近一年,直到残疾女孩的叔叔将受害者的遭遇写成《举报信》公布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舆论关注后,案件才有了进一步的进展。2022年5月31日,临夏市公安局对涉嫌强奸犯罪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6月3日,临夏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6月9日《中国新闻周刊》)
在《中国新闻周刊》围绕此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道中,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值得关注的细节与问题。“多次报案却不予立案”与“把强奸罪办成淫乱罪”的处理方式,是让公众感到质疑且最为愤怒的焦点问题。
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是十分恶劣、危害严重的行为。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且大都缺乏性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因哄骗诱惑、难以反抗而遭受性侵。童年时遭遇的侵犯,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伴随终身的巨大伤害。如果处罚过轻甚至是无法立案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不仅会进一步助长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也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的事件,对犯罪行为“零容忍”。
随着相关法律与时俱进的修缮与司法层面的实践,我国近几年总体打击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力度在不断提升。2020年5月,最高检建立了强制报告“每案必查”的机制。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将这一制度写入法律,加大了刚性的法律约束,让报告侵害事件不再是道德的选择,而是法定的义务。自该制度施行以来,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线索源于强制报告的有2854件。今年6月1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也显示,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公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逾6万人,其中强奸犯罪增幅为近四年来最低。
虽然整体的法律建设与司法实践在不断进步,但从此次事件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目前仍有待完善和改进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未成年人所遭受的侵害往往更隐蔽、维权更困难。
本案的受害者女孩住在山村,家里是精准扶贫户,父亲生病母亲离家,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缺乏健全的教育与有效的保护。在家庭监护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的帮扶显得尤为重要,更加不能缺位。应该督促更多的资源、人力和资金流向这些地区,建立起有效的保护屏障,让未成年人受害者在受到伤害与侵犯的时候不被“隐没”,而是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与公正的判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中的受害者是在小学毕业后的暑假,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接触到犯罪分子的。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段也不断“进化”。除了直接的性侵外,还衍生出了以不雅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隔空猥亵”的新型犯罪手段,而处于结构弱势地位的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遭受网络负面效应的影响。
目前,当地人民检察院已经对犯罪嫌疑人批准了逮捕,但此事的后续判决与处理仍需我们的持续关注。这不仅事关每位未成年人的生存安全之道,也是对法治之道建设的检验。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性侵之事,绝不是单打独斗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社会从上至下,从立法、司法保护到基层执行,从学校、家庭教育到社会预防机制,多角度全方面的持续合力用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城乡结合部”等这些短板之处上,更需要加大力度去提前预防、加强监管与严格执法。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