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是基础;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是创造;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是平庸。本手练好了,才能出妙手,事半功倍;本手不过硬,就会出俗手,事倍功半。如果处理不好三者关系,结果就会大不一样,这一点对于公职人员来讲尤为重要。
其一,走好本手,偶发妙手,少走俗手,归于常理、乃是正道。
走好本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手就是本分的一手,就是基础,就是守正。做人做事,恪守正道,方可行稳致远。“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没有平时苦训练,哪来场上真功夫?廉颇老成持重,坚守不战,未尝败绩;赵括纸上谈兵,轻率出击,全军覆没。马谡缺乏实战,根基不牢,终失街亭;而王平久战沙场,甘于守正,终得善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作为干部,如果基础没有打牢,本职工作不熟练、不精通,那怎么能干出成绩呢?怎么能担负起重任呢?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立足本职岗位,夯实专业基础,才能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干一事、成一事。
偶发妙手。妙手就是出奇,就是创造。《道德经》有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兵法》有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无论是古代的“围魏救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火烧赤壁”;还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四渡赤水”“智取华山”“奇袭白虎团”等等,都是以奇制胜的典范。但是妙手难得,并非随意而发;妙手出自本手,守正方可创新,厚积才能薄发。作为干部,如果没有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耐力,也就失去了滚石上山、勇往直前的进取,从而会自我躺平、无所创新。尤其是在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应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少走俗手。俗手是因为对棋型不熟悉、出着不沉稳而产生的。古语云,“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如果学艺不精、不求甚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是不行的;如果像蒋干盗书、自作聪明,只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如果画蛇添足、自以为是,只能弄巧成拙、反蚀把米。古语金句、警醒世人。作为干部,应当把干事热情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检查、刻刻警惕,才能避免下出昏招,及时止损纠偏、走上正轨。
其二,走好本手、偶发妙手、不走俗手,蕴涵真谛、富有哲理。
走好本手、偶发妙手、不走俗手,体现的是遵循规律。“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万事皆有规律,下棋做事都一样。高手为何能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根本在于既重谋子、更重谋势,善于把握内在规律。作为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应当充分认清规律、善于把握规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把握主动权、下好先手棋。
走好本手、偶发妙手、不走俗手,体现的是眼界视野。妙手偶得非偶然,这是基于宽阔的眼界和高远的视野,能够跳出一地一域,不计较一子得失,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突破常规俗套,在快速变化的局势中掌握前进节奏。作为干部,如果依靠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绝不会偶发妙手,甚至连本手都走不好,从而落了俗手。
走好本手、偶发妙手、不走俗手,体现的是能力本领。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艺高人胆大”。走好本手,偶发妙手,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超强的驾驭力。作为干部,只有对工作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才能胜任;只有具备专业的素养和高超的本领,才能达到偶发妙手的境界,把工作干出彩。
走好本手、偶发妙手、不走俗手,体现的是机敏智慧。“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高手在于心中有定力,对每一步棋都认真对待,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并抓住有利时机精准化解,即使占据上风也从不沾沾自喜、自乱阵脚。作为干部,干工作如果不能抓在日常、严在平常、重在经常,就很难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以至于把小问题拖成“老大难”;如果取得一点成绩就想着歇歇脚、松松劲,那很有可能会前功尽弃。
其三,走好本手、偶出妙手、少走俗手,悟有所行,行有所效。
学以致用。“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为干部,如果疏于学习,减少充电,难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思有所悟。“学而不思则罔”。勤思考方能找准前进的方向,会思考方能找对正确的路径。作为干部,应当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立足本职谋思路、聚焦难点想办法,更新观念、敢想敢干,在解放思想中当先锋,勇立新时代的潮头浪尖。
知行合一。“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实践出真知。作为干部,只有慎思、明辨、笃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摔打、时时磨砺,才能不断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水平,才能打硬仗、啃“硬骨头”。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