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医疗领域乱象治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惩治“红包”、回扣等行风问题,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6月7日央广网)
近年来,网络直播的兴起,无疑对各行各业带来不小影响。尤其在直播带货创造了一个个的“财富神话”面前,无数人欲借这一风口实现行业逆袭。其中,便不乏凭借自身职业光环来吸取流量的直播博主,如一些医务人员,通过接地气的医疗知识普及,迅速走红出圈。
然而,问题也恰恰容易出现在其走红之后。有媒体报道,此前有少数医务人员靠着直播带货,年收入过百万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确实很难让人“矜持”。有的医务人员便放弃了职业初心,力求将自身网红化,对直播带货趋之若鹜。此次通知专门提及“严查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播带货”,正是剑指于此。
诚然,医务人员通过个人努力,赢得流量、转型成为网红,无可厚非。但必须厘清的是,观众之所以会信任与关注他们,更看重的是他们身上那件象征着救死扶伤的白衣大褂。可当少数身穿白褂的医生,不在诊室看病、不在手术台救人,却在直播室里对某一款产品夸夸其谈,并怂恿你购买时,其不过是一个披着白褂的销售员罢了。而所谓的直播带货,也成了“职权变现”的手段。况且,当一份副业赚得比正业多得多,实际上就已经正副颠倒了。此时,救死扶伤,反倒有可能成了副业。如此行为,不仅有损医德底线,而且一旦直播带货出现了问题,其所在的医疗机构很可能需要为其个人的行为背书。最终受损的,还是正常的医疗秩序及医务行业的整体形象。
不脚踏实地治病救人,却依靠流量直播带货,这股“不务正业”之风,本就不该出现在医疗这一神圣行业中。想直播带货,不是不可以,但请自觉脱下白大褂。
当然,不只是医务人员,现实中还有不少社会性与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业,这些自带流量的职业,也应引以为鉴,切莫让自己沦为“资本的工具”。同时,针对特定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妨建立相应的特定事项申报、利益回避和职业防火墙等机制。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