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原创”洗“真原创”不该那么轻易

2021年01月14日 07:43   来源:红网   严奇

  王兴(化名)称自己写的文章再次被“洗稿”了,同领域的自媒体博主将他文章中的语句调整后,改头换面又发了一遍。王兴的遭遇并非孤例。2021年1月初,记者经过连日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仍存在“洗稿”生意链,“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使诸多原创文章被“拆解拿走”。(1月13日 澎湃新闻网)

  走进“内容为王”时代,创作者不怕难发声,唯怕遭剽窃。创作人群体苦“洗稿”久矣!自笔者学习创作以来,洗稿现象便层出不穷,身边有不少原创作者曾被剽窃。而且,剽窃者因洗稿他人作品,赚得盆满钵满,原创作者却在索取稿费上举步维艰。长此以往,又有多少人愿意用心创作呢?

  在快节奏的新媒体时代下,“手工洗稿”一篇文章,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确保不被平台发现。没有洗稿软件,洗稿成本会高很多。可以说,洗稿软件的诞生及推广,催动了剽窃行为的弥漫。创作人群体也由此感受到了来自算法的恶意。

  眼下,虽然短视频、直播等媒体高速发展,可文学领域的发展也没有停歇。以网络文学为例,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较2018年底增长2337万,变现渠道也是越来越多。洗稿生意链若不根除,势必会伴随内容创作风潮,滋生更多问题。

  “洗稿”问题并非难除,只是未除。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执法便难以深下去。若软件开发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惩戒,被打击之后,只要盖头换面,将同类算法修修补补,依旧可以“东山再起”,甚至算法越来越精致,洗稿越来越彻底。最后,洗稿现象恐怕会如野草一般烧不尽。

  打击洗稿现象,除了要完善法规标准,精确定义洗稿行为,强化媒体和平台的监督责任,从严打击公开半公开的洗稿平台,还需要构建综合的审查环境,联合各大媒体、平台,构建剽窃人员黑名单,针对新发布的文章运用算法分析可能存在的洗稿风险。只有比洗稿软件更进一步,才能避免被洗稿软件占据上风。

  “伪原创”洗“真原创”不该那么轻易。“内容为王”的网络创作时代,既需要便捷的创作渠道,也需要公平的创作环境。打击洗稿乱象,所有人都得动起来。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

“伪原创”洗“真原创”不该那么轻易

2021-01-14 07:43 来源:红网 严奇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