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把出国签证当“利益蛋糕”肆意切割

2019年08月15日 09:30   来源:东方网   戴先任

  暑期不少人选择出境旅游避暑放松。但在一些签证中心办理签证的遭遇却让他们非常“上火”。多项服务价格高出市场价四五倍之多;预约后仍要排队四五小时但交四五百“插队费”可免;一家三口办同一项目寄材料时却被要求交三份快递费……新华社记者调查了解到,京沪等地一些签证中心已背离“简化签证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的设立初衷。(8月14日新华社)

  这些签证中心是介于办理人与使领馆之间的一个服务机构,这些签证中心是由使领馆授权协助签订受理工作的第三方机构在中国本土找到的合作企业在相应城市所设立。这些签证中心属于市场化企业属性,但签证中心与特定国家使领馆之间形成了授权关系,国人要获得这些国家的签证,就必须通过这些签证中心才能办理,他们具有独占属性,形成了市场支配垄断地位。这些签证中心对消费者“任性”收费,正是在利用自身的垄断独占地位。

  据了解,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149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或旅游或经商。面对这样大一块“利益蛋糕”,这些签证中心高收费、乱收费,吃相很难看。比如收费随意、收费昂贵现象严重,如花四五百元“插队费”购买VIP服务,可以免去排队;有签证中心明码标价:短信通知20元、快递80元、打印10元/页、照相40元、贵宾服务390元、超级快签8421元……而如果消费者不花钱还会受到刁难,比如会让你重新排队等等。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只好任由宰割,这更助长了签证中心乱收费的嚣张气焰。

  签证中心利用市场垄断地位乱收费,已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鉴于消费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难有维权底气,这就更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对签证中心的乱收费行为予以遏制。如市场监管部门、反垄断执法部门有必要介入,对签证中心的相关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对于签订中心涉嫌乱收费问题,外交部领事司表示,正向有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了解情况并沟通意见和看法。“我们希望有关国家驻华使领馆切实保障正常签证申请秩序,为双边人员往来提供便利。”希望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的合作企业,能够加强对签证中心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一再发生。

  “出国签证”乱收费乱象,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这些签证中心虽属于市场化企业属性,但也具有公共服务属性,他们不能把需要出国签证的消费者当成诱人的“利益蛋糕”肆意切割,而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消费者权益。对这些“任性”收费的签证中心,需要好好整治了,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好消费者权益,让国人出入国门不至于再遭遇这些“雁过拔毛式”的阻碍与刁难。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别把出国签证当“利益蛋糕”肆意切割

2019-08-15 09:30 来源:东方网

  暑期不少人选择出境旅游避暑放松。但在一些签证中心办理签证的遭遇却让他们非常“上火”。多项服务价格高出市场价四五倍之多;预约后仍要排队四五小时但交四五百“插队费”可免;一家三口办同一项目寄材料时却被要求交三份快递费……新华社记者调查了解到,京沪等地一些签证中心已背离“简化签证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的设立初衷。(8月14日新华社)

  这些签证中心是介于办理人与使领馆之间的一个服务机构,这些签证中心是由使领馆授权协助签订受理工作的第三方机构在中国本土找到的合作企业在相应城市所设立。这些签证中心属于市场化企业属性,但签证中心与特定国家使领馆之间形成了授权关系,国人要获得这些国家的签证,就必须通过这些签证中心才能办理,他们具有独占属性,形成了市场支配垄断地位。这些签证中心对消费者“任性”收费,正是在利用自身的垄断独占地位。

  据了解,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149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或旅游或经商。面对这样大一块“利益蛋糕”,这些签证中心高收费、乱收费,吃相很难看。比如收费随意、收费昂贵现象严重,如花四五百元“插队费”购买VIP服务,可以免去排队;有签证中心明码标价:短信通知20元、快递80元、打印10元/页、照相40元、贵宾服务390元、超级快签8421元……而如果消费者不花钱还会受到刁难,比如会让你重新排队等等。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只好任由宰割,这更助长了签证中心乱收费的嚣张气焰。

  签证中心利用市场垄断地位乱收费,已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鉴于消费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难有维权底气,这就更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对签证中心的乱收费行为予以遏制。如市场监管部门、反垄断执法部门有必要介入,对签证中心的相关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对于签订中心涉嫌乱收费问题,外交部领事司表示,正向有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了解情况并沟通意见和看法。“我们希望有关国家驻华使领馆切实保障正常签证申请秩序,为双边人员往来提供便利。”希望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的合作企业,能够加强对签证中心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一再发生。

  “出国签证”乱收费乱象,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这些签证中心虽属于市场化企业属性,但也具有公共服务属性,他们不能把需要出国签证的消费者当成诱人的“利益蛋糕”肆意切割,而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消费者权益。对这些“任性”收费的签证中心,需要好好整治了,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好消费者权益,让国人出入国门不至于再遭遇这些“雁过拔毛式”的阻碍与刁难。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