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挂证”需对症下药

2019年03月19日 07:20   来源:羊城晚报   房清江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医疗、建筑等行业存在着挂证现象,同时,“聘证网”、“猎证网”等网站存在为用户提供挂证服务或提供撮合信息的行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网络上,类似“聘证网”、“猎正网”的网站不在少数,而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里也似乎隐藏着“挂证交易”。(3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

  挂证是由来已久的乱象,在一些领域,尤其是工程建设、环保评价领域等特别突出,这种“人证分离”的状态,背离了职业对资质需求的本有初衷,不能满足相关领域工作对专门技术的特殊要求,技术上缺斤少两,自然会给特别重要的技术环节留下不小的隐患。并且,挂证而不事技术服务,本质是种不劳而获,违反了职业道德,有违职业诚信。

  然而,挂证在某些领域泛滥,并非简单的违信,根源还是特定职业畸形的人才需求。很多行业对于重要岗位职业资质的限定,成为行业准入的基本门槛,不具备规定资质人员是不能获取公司或机构注册的。如,开药店的需要注册药剂师;而在建筑工程领域,技术力量的总体构成也是重要因素,并且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中,诸如建造师、安全员、预算师等技术力量的职业资质是投标资质审查的重要内容,人员职业资质不过关,连获取工程建设项目的机会都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看,治理“挂证”,首先宜一分为二,辩证看待。倘若行业对企业、中介资质体系设置、项目招标要求等方面,对从业人员资质门槛设计过高,乃至属于简政放权的范畴,理应修改相关规定,抑或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放给社会调节。对一些带有强制要求,基于公共安全需要的,如职业药师则不妨建立派驻制度,减少“挂证”的真空。

  其次,“挂证”之所以乱象丛生,职业资质领域重注册轻管理尤其突出,职业资质备案审查机制不完备,诸如聘用备案仅凭一纸协议便可以通过年审。更关键是,区域间、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通畅,存在“信息孤岛”,使一本合法的资质证可以横行天下。譬如,工程招标领域,有资质人员受雇参与招标几乎成公开秘密,却往往遭遇到比对核实的难题。根治“挂证”乱象,不能只迷恋运动式治理,应进一步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制,通过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如无缝对接职业资质与社保、纳税、招投标等信息的比对,实现监管常态化。

  第三,“挂证”之所成为行业的默契,在于违规的几近“零成本”。出借资质的挂证者、雇佣资质的经营者,即便被发现,最多也只是挡在项目准入的大门之外。违法违信成本太低,使得“挂证”成为考取资质不劳而获的方式,接受“挂证”成为节约用人成本的手段。治理“挂证”必须要对这种作假违信违法的“零容忍”,不但“挂证”者列入黑名单,还应当予以行业终生禁入处理,弄虚作假的企业亦应苛以重罚,必要时列入行业“黑名单”。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