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春晚上出演打架角色的“学霸”明星翟天临,近日遭到了360度无死角的学术打假。惯于在社交媒体上秀自己“写论文”的演员,终于被网友教育了,论文可是演不出来的。翻遍学术网站,竟然找不到一篇像样的、合乎学术规范的论文,也能混到一顶堂堂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帽,混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这让许许多多在规范的学术道路上寒窗苦读的硕士博士们情何以堪,怒起来的硕士博士们把翟天临的学术造假扒了个底朝天。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发“帽子”的北京电影学院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坐不住了。前者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成立了调查组,决定对翟天临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后者也表示“高度重视”,将根据其博士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进行处理。
这两家单位对翟天临涉嫌学术行为不端一事,做出如此表态,仿佛事先并不知情,却无法回避下面的问题。博士后虽然不是一个什么学位,而是一种研究岗位,所以在录取的时候必然要考察候选博士们的学术水平。那么,在决定录用翟天临为博士后的时候,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招收流程上有没有认真履行考察学术水平的程序?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答辩要求上,明确表示需要提供两篇代表作,级别至少是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等,不入流的小杂志,根本不算在内。而论文库里能够找到的翟天临的论文,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是一篇仅有2783个字、却有1125个字完全抄袭自别人的论文。这种文章能够作为代表作吗?同期19名博士,别人的都可以在网上查到,只有翟天临的论文查不到,这是违反相关学术规定的,又是谁给他打了掩护?学术规范管理上的失察,给翟天临提供了腾挪的空间。
其实,像翟天临这样,在本身事业发展良好的同时,通过或明或暗的关系,再捞一个学术上的名头,是名利场的潜规则或者说是显规则。翟天临之所以引起广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硕士博士们的愤怒,关键就在于:赢家通吃的时候,吃相过于难看了点,让学术蒙羞。你说你已经事业有成,已经是社会赢家了,好好演你的戏不就得了,非要来学术圈捞一把?捞一把也就算了,捞得也太难看了点,你要照规矩来捞,别人也不说什么。但是你光天化日之下,明火执仗打破学术规则,这让“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莘莘学子,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读书真的是苦差事。读研念博,光指定阅读书目就应接不暇,更不要说要忙着做科研,在导师面前挣表现。到了学校这一关,还有严格的论文发表要求,为了这两篇论文,累坏了多少博士生?要知道,中国根本没有那么多学术期刊,来承接在读研究生博士们的发文需求。而偏偏翟天临就念得那么轻松,不仅轻松获得学位,还在读博期间连续出演了十几部电视剧。
学术是神圣的,不仅有不可打破的规矩,还承担着改变命运的机会,无数孩子把学术之路当成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的时候,他们是完完全全受制于学术的规矩的。但在翟天临这样的名利场中人看来,学术的规矩是可以随时为了他们而打破的。尤其是制定规则的机构,也就是学校也成为名利场的同谋。这对正在熬夜认认真真苦读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说,不就像一种嘲讽吗?
翟天临们的作为,是对学术公平性的羞辱,不仅打碎了学术的规矩,也打碎了无数人“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更堵塞了“通过努力可以上升”的阶层流动通道。试想一下,别人视若珍宝、孜孜以求的机遇,却成为另外一些人眼里可以随意操弄的玩具,能不令人气愤吗?这才是万千硕士博士非要与之“放怼”的原因,真的怪不了别人。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