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和认识春节,才能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唯有顺应规律、创新年俗、继往开来,才能让春节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其文化精神不变,才能让春节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2月11日中国网)
春节已过,在短暂的归乡重聚、阖家团圆、其乐融融之后,又迎来了新的忙碌,一切陆陆续续重归生活之常,有的人田间耕作,有的人开业迎客,有些人重回课堂,还有些人已然踏上了异乡的征程……
上班啦,但关于“年味”的话题并没有退去。有人说,7天的假期让春节太过匆忙,也有人说,发展的太快让我们淡忘了过年的味道,还有人说,现在的年真不知道什么叫“年味”啦。的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日益频繁,使得春节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年味儿越来越淡”不仅成为了人们的“共鸣”,更成为一种文化的焦虑。
“年味儿”真的越来越淡、或说没有了吗?笔者不以为然。著名民间文艺家郑一民表示:“有人说年味淡了,那是因为当代人生活富裕了,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提高了,对年的期冀更高更多了,传统的各种年俗文化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而发出创新的呼声。”此话不无道理,实际上年味就是一种感觉,更是时代的见证。年是什么?在曾经贫穷时代,过年能吃顿饺子,大人孩子们能买上件新衣服,一堆年火、一挂鞭炮,物质上的某种满足,这就是年味。而今,衣食无忧,大鱼大肉天天有,四季穿着都风流,但谁还说这是“年味”?显然,这并非不是年味,而是人们对年味的感受发生了变化,以老的眼光看新时代的生活,自会年味在嘴嚼却无。
那么,看看这样一组春节黄金周消费数据吧: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10050亿元,旅游收入5139亿元,全国电影票房达58.4亿元,在“紫禁城里过大年”50万人次......这一组组数据并非简单的数字累加,而是勾画了国人春节的生活消费新变化,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见证的是到酒店里去吃年夜饭,全家人出游、看电影、享受历史文化,这些已经成为时尚的、最幸福的新年俗,也告诉我们,“放鞭炮”这样热热闹闹和“回家才是过年”这种传统的年俗已经被时代所颠覆,享受年俗、品尝年味也当与时俱进。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从曾经满满的仪式感到如今年节的快节奏,从鞭炮齐鸣、看春晚到禁放鞭炮、全民红包,从居家守岁到走出家门过年,看上去,浓浓的年味儿似乎淡了,悄然间与我们渐行渐远了,但只要人们用时代的眼光去观感、用内心的获得去品味,就一定会发现,现在的年味,淡化的是过去粗放的热闹和形式,恰恰是淡中却更浓,浓在生活的殷实富有,浓在文化的丰富享受,浓在年俗的文明进步。
可以说,现在的的年味不是淡了,而是淡中有浓,物质的满足变成了精神的富有,年味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迁,变得更有精神文化的高品质。年味的变迁也启示我们: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节日,年俗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和传承好其优秀,令其变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