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环保玩“套路” 何止掩耳盗铃

2018年10月26日 07:55   来源:北京晨报   朱永华

  近日,河南平顶山多位听众向中国之声反映,因为空气质量恶化,当地政府部门强制市区范围内的十几家加油站限制加油时间,想加油只能在晚上七点以后,早上八点之前,同时这些加油站要在年底前完成搬迁。(10月25日中国之声)

  为加强城市环境保护,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对市区内环评不达标的加油站进行限时加油乃至限期搬离,也是一项必要举措。但要求市区内十几家加油站的“双限”,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十几家加油站不仅是合法设立,且均环评达标,只因为这些加油站均在四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两公里范围之内,限时和“驱逐”这些加油站,就是为了让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数据变得“光鲜”,能为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绩加分,用时下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可谓“套路真深”。

  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后代和保障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去努力,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掩耳盗铃”。平顶山市的环保“套路”虽然能瞒天过海且颇具智慧含量,但没有用到正地方,对合法加油站“限时经营”,是行政权力的滥用。如此做法或能改变监测站周围的空气质量,却无济于整个城市空气环境的改变,这无异于自欺欺人。非但如此,在这种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敷衍环保的思维下,更会让真正的环保举措流于形式。特别是背后隐藏的畸形政绩观,对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会贻害无穷。

  针对应付环保的“新套路”,以及很可能还不断出现新的干扰环保数据采集的行为,国家和地方上级主管部门除了加大惩处力度之外,也应当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空气质量监测的不受干扰和环保数据的真实无误,只有数据真实,治理决策才能准确科学。否者,受到假数据的误导,指标“光鲜”了,官员提拔了,而城市依然“陶醉”在污浊的空气中。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