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建公益图书室 用行动释放青春正能量

2018年05月23日 07:47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一个在校大学生,能有多大的能量?

  广州大学2014级本科生刘楠鑫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2016年初,他将自己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与小伙伴用一个月时间在清远建立了第一个村民图书室;随后,一个名叫“毕业后公益图书室”的公益项目启动,逐渐在全国汇聚起超过40万大学生志愿者,运营2年多来已在全国建成公益图书室超过1100家。

  两年多的努力,1100多家图书室,让数以万计的读者受益——刘楠鑫将一个想法付诸实践,最终做成了一个号召力强、颇具影响的公益品牌,让人啧啧称叹。

  “青年者,国之魂也。”当前,从宁静的校园到忙碌的工厂,从科技的潮头到创业的前沿,让人肃然起敬的青年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毅然返乡,用自己的学识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留下奋斗的脚步;有人热衷公益,在各式各样的公益平台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还认识一个90后。从2011年开始,这位在北京邮电大学就读的学生张佳鑫,带领一批批大学生走进社区,教老年人学习微信使用、手机拍照、网上银行操作、网上预约挂号……7年来,这些新技能改变着老人的生活;他所发起的“夕阳再晨”公益项目也成为全国开展科技惠民、科技助老的公益品牌,不仅在北京遍地开花,还在全国16个城市、60余所高校有了“分部”,直接服务社区老年人达15万余人!

  这些年轻人的故事为什么打动人心?或许仅仅是两个简单的字——行动。马克思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有巧妙的创意,总不乏高明的点子,但总是迟迟不见动,或是觉得来日方长,想等以后具备条件再干不迟;或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时间一长干脆不了了之……而刘楠鑫们之所以脱颖而出,就在于他们没有让想法停留在脑袋里,没有让行动败在拖延上;而他们的经历也让人想起中学课本的一句古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年轻人就应该敢想敢拼,更应该奋发有为。当前,能让人生出彩的机会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应珍惜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把小事做好,持之以恒——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只要付诸实践,多积跬步之行、尺寸之功,总能造福社会,展现人生的精彩。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