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猝死医生”真不值得学习吗?

2018年02月08日 08:01   来源:燕赵晚报   毛建国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方培虎于去年12月16日凌晨猝死在值班室内,年仅31岁。1月25日,裕安区卫计委一则《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医生纷纷表示,“不学,要好好活着”。(2月7日《解放日报》)

  不管什么行业,都需要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应该相信,大多数医生还是有着这样的思想觉悟与价值认同的。如果这点价值共识没有了,那才是一个行业最大的悲剧。分析很多医生“不学”的背后,在我看来,并不是不学方培虎医生的精神,而是不想像方培虎医生那样猝死,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期待。

  一直以来,整个社会都在无条件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鞠躬尽瘁”总是能够收获最多的泪水。但是,现在时代变了,人们越来越不接受、不相信那些完美无缺的典型。在很多人看来,工作与生活是不矛盾的,自己爱岗敬业与单位人文关怀是统一的,单位不能用爱岗敬业来单方面要求自己,更不能用此来绑架自己。所以现在的典型,在过去可敬可学的基础上,加上了可亲可信。

  这样的社会期待,应该得到尊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人民的美好向往里,自然也包括健康地工作、快乐地工作。而用人单位,应该努力营造这样的工作环境,尊重员工的美好向往。事实也表明,单位严格依法办事,努力关怀员工,尊重员工的休息权,也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有利于激发员工爱岗敬业意识。员工利益与单位利益,是可以兼得的,本质上是相通的。

  在表征上,医生们“不学”似乎是一种过激反应,但在事实上,却是对一种行业现象的条件反射。对于广大医生来说,并不是否认爱岗敬业的价值,他们只是担心强调变成强迫,最终导致自己也成为悲剧人物。换句话说,他们反对的不是爱岗敬业,而是猝死悲剧,更担心单位以此来强迫自己、绑架自己。

  由此来回答,“值班猝死医生”真不值得学习吗?答案应该是,其精神值得学习,但其悲剧命运应该避免。当然,裕安区卫计委发出这样的通知,也不是鼓励大家“猝死”,还是就精神而言的。但由于存在的历史和现实,触发了人们的担心与隐忧。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