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近期原纸价格上涨,这客观上为快递企业提供了能够拿得出手的涨价理由。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的增加,也是快递行业一直面临的挑战。某种意义上,涨价已然没有悬念,最大的疑问在于,至今还没有对外明确的涨价幅度。一方面,在竞争相对充分的快递行业,各个企业对于服务价格的调整会体现出一定的理性和审慎,但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做好监控和引导,一旦发现有价格违法行为,就要启动反垄断措施,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止“默契合谋”式涨价成为现实。
朔风平:
在“双十一”来临之前,多家快递企业集体涨价。从快递企业的角度看,提高价格可以稳定快递员队伍,摊销物流、派送的成本等。据报道,此番价格调整属于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要根治快递行业的乱象和顽疾,提高价格一定不是“一剂良药”,还得加强行业规范,配套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快递业发展还需引导企业拓展个性化、专业化、差异化、一站式寄递服务,推动服务品类向生鲜、医药等高端品易逝品扩展,满足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消费需求。
魏英杰:
每一种服务的价格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水涨船高,成本提升了,自然就有涨价的需求,如果不涨价,消费者反倒有理由担心企业会不会“偷工减料”。但是,国内一些快递公司的服务显然有待提升。就怕企业一方面借成本上升涨价,另一方面又不肯花力气提升服务质量。国内快递业经过这些年来的野蛮生长,几乎都变成了上市公司。但不得不说,有的快递企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还停留在粗放水平上。在当前消费升级背景下,快递企业应当从技术上和服务上进行升级换代,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乔新生:
一些快递公司的经营者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职工素质,而是忙于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立法步伐,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快递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尽快建立统一行业监管机构。其次,应当在现有快递公司建立的信息跟踪服务网络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快递公司信息跟踪网络,对消费者的每件包裹都实行跟踪保护。
连平:
经过四次调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更加完善,为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和合理波动提供了重要条件。然而,只有经过长期的双向波动,才能使市场真正接受人民币能涨能跌、能上能下的理念,这需要政策持续加以培育。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四季度波动区间可能位于6.4-6.8之间。而这一区间也可能是未来一年波动的中枢区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可能在这个中枢区间上下波动。人民币汇率既难以再现过去曾经有过的大幅升值,也很难出现年度10%以上的贬值;未来在均衡汇率水平上阶段性地双向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弹性会增大。
秦恺:
对类金融监管一定要了解类金融业态,研究其运行规律、风险点、作用原理,并根据这些制定法律法规和相关办法,有依据后才能更好地监管。所以,必须先立规矩,然后在严格准入的同时,注重日常监管。此外,类金融机构的信息一定要透明,否则会导致监管无从下手。
莫开伟:
当前,一场地方金融监管改革的风暴即将席卷全国,这场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是各省(市)地金融办,改革内容是为其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增强监管职能。各地方政府掀起的这场改革确有必要,但成立地方金融监管局需进行全面权衡和全方位考虑,防止地方金融监管局成立背离初衷,出现变味。首先,要处理好地方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整合类金融机构监管资源。其次,处理好地方金融监管局与中央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监管力量,消除离心离德倾向。再次,处理好类金融机构监管与原有金融机构监管之间的关系,堵塞改革期间可能出现的监管真空。第四,处理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最后,处理好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目标与金融监管力量之间关系,组建懂金融业务、有金融监管经验和能力的精干队伍。
朱宁:
刚性兑付是指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事实上,刚性兑付并没有法律依据,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刚性兑付在中国可以总结为“道德风险”或者“刚性泡沫”,即投资者认为在中国投资某些特定的金融产品或者某些特定的资产类别只能赚钱,不会亏损。对于如何打破刚性兑付,首先,要对金融体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其次,政府要用更多法治的声音让大家意识到投资有风险、入市宜谨慎,或者可以说,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建立契约精神。
程实:
危机十年之间,以美元作为唯一基准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逐步暴露出严重缺陷,形成了矛盾重重的“三方困局”。随着全球复苏迎来换挡增速和多元化涨潮,这一困局的负面影响愈加凸显。打破“三方困局”、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计价结算体系,已成为大势所趋。近日,人民币对卢布交易同步交收机制正式启用,标志着石油人民币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方面,石油人民币将推动人民币全球支付规模的强劲增长,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基于石油人民币体系,中国、石油出口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有望形成“互惠循环”,为全球长周期复苏注入新动力。
(稿件只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参考报立场)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