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千里报到,点赞之余也须反思

2017年08月31日 08:57   来源:红网   胡辉

  临近9月,很多大学新生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梦想中的学府报到。同学们大多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而来自广西贵港的小伙子林锦民有点不一般,他骑行22天4300公里到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医学院报到。(8月30日 广西新闻网)

  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一个背包,一路风尘,林锦民骑行22天4300公里到黑龙江报到,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强壮健康的体魄。也正因此,他的骑行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千里骑行上大学,林锦民并非个例。2014年9月,大连瓦房店的一对父子骑自行车历经22天之久,期间翻山越岭,骑行21天,3300多公里,抵达成都上大学;2015年9月,95后女大学生杨琬滢从黑龙江出发,骑车2465公里到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报到。这些千里骑行的大学生都以别样的旅途,为我们上了一堂励志课,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今日之中国,越来越重视全民体育运动及国民体质提高,然而,却仍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重文轻体,平时运动少,又疏于锻炼,以致身体素质堪忧。这些千里骑行的大学生们,以坚强自立、不畏困难的品质,给他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但是,点赞是一回事,盲从却并不可取。我们要学习林锦民这种热爱体育运动的精神,却并非鼓励大学生都们以千里走单骑的方式上学。要知道,个人身体素质有差异,学校距离有远近,我们所强调的运动应是量力而为,并非无底线的挑战。日行200公里、每天十几个小时,并非每位大学生咬咬牙就可以做到的事,而如果身体条件局限却冒险上路,岂非任性埋下了安全隐患?

  体力是一方面,单骑上路的安全性也是一方面。年轻人初次独自出门,一走便是二十几天,长达几千公里,安全隐患不可忽视。有父母或同学相伴,比个人的英雄主义或更可取。如此前曾有《女大学生骑行千余公里回家 父亲暗中护送》的新闻,正代表了每位远游儿女身上父母那放不下的牵挂。如果没有独自出游的经历、足够的体力、正确的方向感等等,绝不可鲁莽上路。

  千里单骑上大学,点赞之余还需反思。希望每一位奔赴校园的“林锦民”们,都能确保安全第一。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