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元年”呈现中国高考改革多重亮点(图)

2017年05月26日 11:08   来源:南方网   雷钟哲

“一考”“一科”定终生成为过去时,新时代的高考有了新规则。(科技日报图)

  还有十多天,2017年高考就将到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新高考将在浙江、上海两地展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关键时刻。(5月25日《人民日报》)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就成了无数人改变命运的路径,成了全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尽管现行高考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它一直都被看做公平公正的净土。几年前,央视“名嘴”白岩松与郑大学子有过一次互动交流,谈青春、谈理想,也谈现在的高考制度。他说,如果没有存在很多毛病的高考,我们可能没机会这样面对面对话。中国高考有万千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的方式。将来高考肯定要改革,但方向不是全国一张卷。可能会有让大家信任的自主招生,它公平公正,每年不止一次高考,也不再是一考定终生。

  白岩松的观点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如果把他的观点看作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诉求,看作是一个期待和预言,那么“新高考元年”的一些尝试,就呈现出中国高考改革的多重亮点,也和这种期待不谋而合。

  比如,浙江、上海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有醒目形象的简称——“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所谓“3+3”,指的是从今年(2017)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上海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浙江3门选考科目每门100分。同时,两地均不再沿袭过去文科理科的区分。

  这样改革,好处何在? 其一,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是对“唯分数论”的彻底颠覆。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招生,既要求学生有优异的学业成绩,又要求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出色表现。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就有与世界“接轨”的益处。其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体系看起来比较复杂,但背后的价值指向十分明确——鼓励学生个性需求、高校多元选拔,同时保证了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其三,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让非黑即白的“文科生”“理科生”逐渐淡出;实施“3+3”,让以往冷门的生命科学、地理、历史等科目,都在文理不分科的背景下“热”了起来,以至于一些学校地理等科目任课老师显得“紧俏”,出现了几所学校资源“共享”、教师“走校”授课的现象,搅动一潭死水,为教育增添更多活力。

  更重要的,对于高校来说,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从以往单纯看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依据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3+3”);同时,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一参考”)。这就把传统高考的“桌餐”,变成现在的“自助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除此,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你看,这和白岩松的“预言”差不多吧?

  我这样说,不是说名嘴多么高明,而是说扩大自主招生权限,打破一考定终身,本来就是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心愿与呼声。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何况恢复高考招生40年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一直在努力优化。这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自上而下展开全新顶层设计,变动大、力度强,被认为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改革。说它是“新高考元年”,恐怕就有这个原因。

  犹记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之后,两地很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今年,就是这拨学生高考改革的“首秀”,具有风向标的价值和意义。反响如何,对全国高考改革,会产生借鉴引领的作用。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新高考让考试科目排列组合更为多元。以前各大高校在上海招生几乎只有3种模式:只招文、只招理或文理兼收。对于考生,“3+1”的“1”也只是“选边站”,考文科的“政史地”只选一,考理科的“理化生”只选一。如今变成不分文理的“6选3”,根据排列组合算法,学生成绩组合更加多样。也许这会让学生选考颇为纠结,但有利考生、家长和学校更加重视学生个性成长和发展需求,则是无疑的了。

  总而言之,通过选择,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高校找到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实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对青年学生来说,学会选择、善于选择,不仅是应对高考所需,更是成长必须面对的“考题”。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突出选择的作用,是希望考生尽可能从志向兴趣出发,思考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注重成长规划。”这,也是“新高考元年”值得点赞的亮点。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