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为改革而改革的教训已经很多,央企改革不能再重蹈覆辙,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把提高质量和效率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只有这样,才不会令人失望。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3月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央企重组不是数量概念,不太主张一定要压缩到多少户。今年央企重组将呈现两个特点:布局结构持续优化,重组重点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领域方向进一步靠拢。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央企改革,就一直有一个“数量”概念,亦即在一定时间内,必须通过改革,把央企数量压缩到某个范围内,比较多的说法是,压减到100家之内。
央企大多是庞然大物,且一个个产业门类齐全,涉及面极广,如果过度强调速度、关注数量,就极有可能牺牲质量、牺牲效率,无法达到改革的目的,甚至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由于地方政府过于强调速度与数量,纷纷提出了改革的时间要求。结果,速度是上去了,数量也完成了,但是,改革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央企将土地等资源低价转让给接盘者,给国有资产带来了损失,也没能有效保护职工利益。
很显然,对资产规模在千亿、数千亿的央企来说,不应该被数量所绑架,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而应当依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稳步推进改革。
前些年,一些央企扩张较快,在产业布局和规划方面出现了失控。这种情况下,如果就改革论改革,可能会偏离国企改革的方向。
对央企来说,先进行适度的产业整合,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按照主业突出的要求,将非主业剥离、兼并、重组或划转,使企业的产业格局不过于分散。非主业不占用大量资源,再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上市等进行改革重组,可能改革的效果会更好。在公益与竞争性业务并存、垄断与经营同在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完成数量目标,强行对央企进行改革,不一定能达到效果。
正因如此,肖亚庆提出不把央企数量压缩多少户作为衡量改革的目标是非常正确的,也是符合目前央企改革的实际。即便今年一户不改,但只要把改革的基础工作做扎实,把央企的业务调整好、产业布局确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好,把减少央企数量的目标放在以后,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是符合改革预期的。
为改革而改革的教训已经很多,央企改革不能再重蹈覆辙,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把提高质量和效率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只有这样,才不会令人失望。(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乐见央企薪酬改革“阳光化”
东北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央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