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老年人求学难 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

2016年12月26日 10:01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作为北京市最早一批成立的老年大学之一,西城区老年大学目前开设54个教学班,学员2200多名,老师30多名,7间教室每天人来人往。素描班200个名额,一个小时抢空。(12月25日《人民日报》)

  这其实是全国各地公办老年大学的遇到的共同难题。

  我国已经拥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等教育机构近6万所,在校老年学习者700万名左右,而据国务院办公厅10月份发布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显示,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一位退休工人站在公办老年大学的门前感叹:爷爷上大学,比孙子上大学都难。

  目前,老年人求学难,主要集中在公办老年大学。而一些社区老年学校以及民办的老年大学,却出现招不满员进而亏损的现象。在瑶海区三里街街道三里三村社区老年学校,一个楼层的办公室被腾出办学,有专门的多媒体授课教室,还有舞蹈房、健身房等。但前来学习的老人并不多。据校长说,“不少都跑去排‘名校’的队了。”

  一边是“一座难求”,一边是“门庭冷落”。其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在哪呢?一是老年人对老年大学学习质量的更高需求与高质量的公办老年大学太少而产生的供不应求的矛盾;二是老年人不高的退休金与民办老年大学高额学费的矛盾。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但按哪里办学由哪里统筹经费的惯例,,一些乡镇村居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是有多大粽叶包多大粽子,建起来的学校可能并不让一些老年人满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让老人们进入满意的老年大学,也是对地方政府的智慧考验。

  这就需要鼓励社会资本办老年教育。但目前民办老年大学和公办老年大学却不一样待遇。公办老年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拨款,学费更多的是“象征性的”,有的城市的老年大学学费甚至都是全部有政府买单,上老年大学基本不需要花钱,只要你能报上名。从社会反映来看,一些公办老年大学往往成了离退休干部的主要阵地,一般退休工人想进入老年大学难度很大。这不免有失公平。而民办老年大学不仅没有政策支持,现有的民间力量甚至拿不到老年大学的营业执照。因为老年大学现在的定性是民办非企业,获批成立必须要有主管单位。退一步说,即使把主管单位都由当地民政部门来承担,那么民办大学在维持不赔本的前提下,其学费注定不低。而目前的退休工人,主要是50年代的人,由于历史原因,其退休金只有两三千元钱,再加上还得帮孩子买房付首付,他们根本不舍得交学费去民办大学。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流动老人上老年大学的权利。《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超四成留守老人迁移流动照顾晚辈,这与养老、就业一起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这些老人在异地生活,那么在生活所在地要上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及老年活动点,最好不要内外有别,应让这些老人享受同等待遇。当然,这带来一个问题,即本地政府不愿为外地老人买单。这也是必须考虑的现实。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国家规划的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的一所老年大学,其主要接受人员应定性为残疾人、复退军人、劳动模范以及为本地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人。这个可以有财政拨款。而其他的老人,国家可考虑给全国这些老年人发放老年教育券,拿着这份值一定金额的教育券,到哪里都可以上学,在同一地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则自己满意的学校。而这又促使民办老年大学的竞争性发展,由此逐步解决老年人上老年大学难的问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