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成喜
11月17日,四川省通江县实验小学的家长收到老师发在班级群的通知,请家长安排时间到当地某酒店听报告会。周末两天,不少家长听了报告会,但他们反映,报告会中途推销产品。(11月24日《成都商报》)
不明商家的一个公益承诺,就取得了学校的信任,并迅速安排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听讲座,结果“孔子文化报告”变身成为“产品推销大会”,名义上的公益行为,则成了赤裸裸的商业行径。
表面上看,学校可能是“好心办了坏事”,被商家给忽悠了进去。实际上这种说法难以立足,因为此类以公益为名而行商业欺诈之实的行为,在之前已发生了多起,也早被媒体所曝光。比如有媒体报道,有的商家以播放公益和爱国电影为名,其间植入了大量的广告,甚至成为赤裸裸的产品推销,学校若稍有戒备也注定不会轻易上当。
偶然的现象背后有着必然的因素。个案的问题,同样映射着体系化的症结。在商业利益的裹挟与浸染下,教育责任的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教辅的牟利,到收取高额赞助费,到为商家背书,种种行径具有表现差异性,更具有性质相似性。当教育成为一门生意,学生成为牟利的对象而不是呵护的未成年者,没有了权利的基本尊重,没有了职业的起码敬畏,丧失了“头上星空”的信仰坚守,那么“说好的公益讲座”,就会成为责任缺失的注脚。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