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式考评”需要全方位透视

2016年11月16日 10: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乾羽

  职能部门在回应舆论时,既要抢时间,也要挖深度——公众舆论的真正疑问和内在期待是什么,该以怎样的信息回应这种疑问和期待?换句话说,高质量的舆论引导是要经得起考验和透视的

  最近,“河南南阳交警抢开罚单”事件备受舆论关注,网民质疑如潮。交警罚款是否真有任务?罚款去向何方?这次事件中逼迫下属开单的“老马”是谁?14日,南阳交警部门就此一一作答:“我们这是一种绩效考评,竞赛式的,以分值计算。比如处罚一个酒驾记多少分、中队记多少分等。”(11月15日新华网)

  在舆论提出质疑之后,南阳交警部门的回应还算比较迅速和直接。所谓迅速,表现在处理的时效和严厉上——在事件网上曝光后仅一天,南阳交警部门12日晚即发布通报称,南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决定对涉事警员停止执行职务,并责令做出深刻检查。所谓直接,表现在对问题的不回避上——老马是谁,没有什么好遮掩的;所谓的执法任务摊派,实际就是“竞赛式考评”。短短三天内,南阳交警部门就已经两次正面回应舆论质疑。

  当然,公众对于回应和解释的要求,不仅仅是迅速,还有深刻、全面。在深知舆论发酵可能更难收拾之后,一些被舆论监督的地方和机构已经懂得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以消除误会、设置议程、引导舆论。但是,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只是舆论引导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道理很简单,第一时间沉默肯定会导致谣言四起,但如果第一时间做出的回应不尽如人意、避实就虚,甚至仅仅是摆一个姿态,最后的舆论引导效果也不可能太理想。这也正是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部门在真相未明的前提下忙着公布细节,结果适得其反。

  所以,职能部门在回应舆论时,既要抢时间,也要挖深度——公众舆论的真正疑问和内在期待是什么,该以怎样的信息回应这种疑问和期待?换句话说,高质量的舆论引导是要经得起考验和透视的。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把信息公开当成一种形式,把舆论引导当成自说自话,最后所谓的舆论引导,只能是让自己陷入“塔西佗陷阱”——无论自己说什么,别人都不相信。这是自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一个新常识。

  从这个角度看,南阳交警部门所谓的“竞赛式考评”,就需要一个更全面的观察和透视。首先,从字面上可以接受这个“竞赛式考评”的说法。在任何工作中,都可以引入竞争,竞争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对于执法部门来说,当然也可以如此。问题是,执法部门不同于个人,其行为具有强烈的外部影响和示范,一个抽象的“竞赛式考评”可以被看成“好经”,但也可能因为执行的偏差而伤了人心。也就是说,在执法时,光有一个新的理念还不够,还需要看执法的过程和执法的结果,还需要从程序正义和结果公正的角度,对其进行更深刻透视。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公众为何纠结于“竞赛式执法”的名号。他们并不是不能理解这个名号的含义——从字面上理解,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他们只是担心,这个所谓的创新是否会在执行中走样,而一旦走样,又会有怎样的监督来纠错。目前,人们所看到的情形是,事件曝光后,当事人遭到了严厉处罚,但如果没有网络曝光,没有交警之间的纠葛与语出惊人,问题还会暴露、还会得到及时修正吗?这是人们所担心的。这种担心不是一两个名词就可以消除的,人们需要看到制度的力量——完善的制度,规范的执行,强力的纠错。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