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坠井”事件反转中的传播情绪

2016年11月16日 07:30   来源:羊城晚报   朱昌俊

  持续超过100小时的救援行动,已经结束,坠井男童也已下葬。但围绕此事的另一场争议却仍在发酵。10日以来,诸如“家属追打救护车司机”、“高额索赔”等网络传言引发热议。处于舆论漩涡中的男童家属,13日发布书面声明,称未授权任何人发布消息,家属从未提出任何赔偿,也没想过用逝者获取任何东西。

  事件的后续发展,确实让人始料未及。从多方信息来看,男孩家属之所以被一些人定性为“医闹”,无非是基于这样一个细节:男孩被找到后,孩子父亲质疑救护车为什么直接开到火葬场,而不是到医院进行救治,并因此对救护车司机采取了一些过激行为。

  一直等在救援现场的医护人员,从专业角度鉴定孩子已经死亡后,遭遇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是过激对待,确实会感到委屈;家属纵然作为悲剧承担者,但也并无对医务人员采取过激行为的权力。但若怀着基本的同理心,还原到具体的事态中,男孩家属所作出的非理智举动,真的有那么难以被理解,而必须上升到“医闹”的高度来予以谴责吗?

  现实的医疗服务中,因家属一时接受不了“最坏的结果”而表现出类似的举动,恐怕并不少见。美国医学博士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或许恰是对此一状况最好的证明。一些医疗类公号,紧紧抓住某个细节,对家属的行为予以放大,作片面解读,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社会的误解。

  而一些非医疗类公号,为赚取点击率,在转述该事件的表达方式上,似乎也多缺乏克制,而非“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这导致对于事件真相的供给远远缺乏,而所谓的增量信息,多是围绕细节的放大、过度解读。这种存在缺陷的传播生态不能说无反思之处。

  但仅仅是将责任归咎于舆论传播的非理性操作,或并未切中问题的核心。说到底,医护工作者和网友的情绪,能够如此轻易被挑动,在根本上还是因为,他们共同处于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底色之中。草木皆兵的医患语境中,某些情绪可能一点即燃,某些细节也都可能被放大至群体性对立。一些医护工作者在谴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对男童父母的不满,不如说借此一浇心中块垒,寻求某种情绪的补偿。

  除此之外,事件中非医护人员所表现出的社会情绪,同样值得深思。一些人对于男童家属的“不能同情”,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因为脑补出这样一条逻辑链:家属自己没照顾好小孩——让社会付出这么大的精力来救援——不感恩反倒还变身“医闹”——所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种逻辑的衍生,只能说我们对生命价值的认同,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对于是否应投入这么大的资源救援的疑问,多数出现在救援结束后。这或说明,人们预设的救援行动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救援必须成功的基础上,而这种集体救援行为所展现的对生命至上价值的宣扬意义,似乎并不重要。于是,救援行动失败后,不乏一些人将情绪转移到对男孩父母的苛责上来。加之孩子家属随后又表现出的过激行为,则进一步触及了网友的情绪开关,甚至诸如“要求巨额赔偿”等细节,也被“合理化”想象出来。而作为“受害者”的孩子家属的悲痛,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与过滤,相关责任的厘清被忽视,废枯井安全议题的讨论被弱化。

  无论是这次事件,还是前不久北京八达岭动物园伤人事件,网络舆论场中所展现出的某种非白即黑的对立思维的蔓延,将理性认识等同于“和稀泥”的思潮,似乎越来越明显。生活于这样一种“时代情绪”中,我们每个人或都将是受害者。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