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可走”的单车怎么办?

2016年11月15日 09:03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骑一辆单车上路,能感觉到一个大写的“便捷”。不过在便捷的外衣下,“凶险”也暗中环伺。到路上看看,它们身材小巧灵活,得以在车流、行人中不停穿梭,一会儿跟行人擦肩而过,一会儿又跑去跟机动车抢道,闪躲腾移,险象环生。有人甚至明明看到某路段禁行自行车,还“偏向虎山行”,简直不要命。

  如此无视规则,自然有素质问题,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无路可走”。以我的体验来说,骑网约单车幸福感是有的,但很多时候感觉有点“憋屈”——有的道路铺设了自行车道,但其体型很“苗条”,更像是给杂技演员训练专用,并且连贯性较差;很多路段没有自行车道,如果闯入人行道,总免不了遭人白眼;而有的道路连非机动车道都没有,举目四顾,常常发现“无路可走”!

  根据市交委的数据,广州单车出行的比例已经由1984年的约30%下降到目前的8%。这跟单车路网不足有很大关系。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越秀区和荔湾区约有35%的主次干路及重要的支路没有自行车道,而有自行车道的道路中,45%的宽度不足一米。

  怎么办?在我看来,一是要盘活存量。当前很多道路本来就划定了自行车道,其中有的年久失修,斑驳不堪;有的已经沦落成了停车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清理”,恢复路面质量,清除路面“障碍”,如果有条件的再考虑照明、遮阳等条件,将自行车道重新用起来。

  二是要巧做增量。网约单车“随地租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日常通勤需求。对于单车逐渐增多的趋势,政府不妨打好提前量,目前至少要加快在有条件的马路恢复单车道,尤其重点“关照”公交、地铁、大型社区等周边区域,完善不同交通工具的衔接。在这方面,还可以向大数据借力。以摩拜单车来说,借助GPS等技术,每一辆单车的行车轨迹都会被记录,广州每条街道、区域有多少人骑车也都一清二楚。在这基础上,可以梳理、分析哪些道路有更多的骑行需求,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优先予以满足。而在休闲健身方面,广州的绿道长度已冠绝全省,为市民亲近自然、享受慢行生活打下了基础。不过各区建设并不平衡,并且在连贯性、人性化设计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对此,不妨进一步鼓励各区围绕公园、绿地、旅游景点等建设自行车道路,给慢行路网留“一席之地”。

  关于网约单车上路,当然还不能少了强力引导。很多路段虽有自行车禁行标志,但仍有人视若无睹,甚至骑上快速路、高架桥等禁行区。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也要严格执法;网约单车企业也不妨通过扣分、扣押金等方式升级处罚,让网约单车守住规矩,也能离危险远一点。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