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度计划本周签署一份后勤协议,两国军方根据该协议将可使用对方的基地和设施开展维修和物资补给。据媒体报道,印度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已经前往美国,他将与美国防长卡特共同完成这一“历史性事件”。
这无疑是美印军事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可能具有的后续意义引来一些人的展望和想象。其中美国媒体的调门更高,更显兴奋。美国《福布斯》杂志将待签的这一协议直呼为美印之间的“作战公约”,并认为这是印度离开冷战盟友俄罗斯,向新联盟美国(及日本和澳大利亚)怀抱迈出的一大步。
印度舆论的最初反应相对谨慎,有防务分析人士就此表达了对印度会失去战略独立性的担心,提醒这份协议有可能让印度成为美国的“跟班”。
“不结盟”贯穿了印度独立以来的成长史,这一原则受到印度精英群体的普遍推崇,它对于印度外交有着类似“立国之本”的地位。然而美国近年加强了对印度的拉拢,华盛顿有意让印度最终成为它的“准盟国”,增加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压力。印度受到的诱惑将是长期的。
不能排除美印后勤协议有莫迪政府尝试着超常规向美国靠拢的成分,不过美印最终能走到多近,它们这样做的地缘政治价值会有多高,是个不小的问号。
印度不可能成为日本或者澳大利亚,这一点可以看成是笃定的。日本原本也不想成为今天的样子,它是因为二战战败了,美国对日军事占领延续了下来,日本从被迫接受美国驻军,到习惯了它,甘心做了美国的傀儡。
好不容易摆脱了英国殖民的印度对独立和主权有刻骨铭心的珍视,它视自己为大国,又幸运地步入新兴国家崛起的浪潮,正是整个国家踌躇满志的时候。印度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但它的紧迫感更多来自于认为这是它成为大国的要件之一,而并非它面临着迫在眉睫的、需要依靠美国来实现自保的安全危机。
印度与美国走近只能是上世纪70年代中美式的走近,然而四十几年前中国面临苏联的真实威胁,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即使那样,中美当年的联手也很松散。如今印度在南亚的地位十分巩固,根本没有卷入战争的现实危险。
倒是贸然加入美日澳“那一伙”,有可能刺激中国、巴基斯坦,也会刺激俄罗斯。印度不仅不会因此更安全,反而会平添战略麻烦,搞不好自己变成亚洲地缘政治纷争的新发作中心。
由于保持不结盟的状态,印度这几年受到美日及中俄等各方大国的同时青睐,现在堪称是印度战略上最舒适、选择性和回旋空间也最多的时期。大概是充分看清了保持不结盟状态的优势,早在安倍第一任期时日本就大谈美日澳印“价值观同盟”,但新德里一直回应冷淡。
所以说,印度不会“倒向美国”,因为那样做不仅有伤印度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倒向美国”的战略好处远远不如在美国中国等大国之间走平衡的利益更多。亚太地区似乎只有日本才“那么傻”,抱紧美国一条粗腿就以为抱住了世界。当然日本有可能也是万般无奈,只得那样装傻。
只要中国没想在周边真的搞扩张,美在亚洲的布置最终就可能是空洞的。中美之间的第一竞技场还是经济。中国只要能继续保持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的相对高增长,美国怎样搞战略部署都是瞎折腾。如果中国经济真的“硬着陆”,发展速度落到普通国家之后,那么中国的风头就将折倒,根本用不着美国再搞什么遏制。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