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闹剧该收场了

2016年07月13日 08:22   来源:中国网   楼春豪

  7月12日,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出炉。至此,这场由菲律宾前政府单方面挑起、美日至始至终推波助澜、临时仲裁庭“滥权操刀”的闹剧,终于走到了尽头。如果说2015年10月做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裁决时,临时仲裁庭还“犹抱琵琶”,将诸多事项的管辖权留至实体审理阶段的话,这次是彻底撕掉了遮羞布,暴露了其“政治图谋”的本质。这一无效、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裁决,不会对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利造成丝毫影响,相反却对地区和平稳定和国际海洋秩序造成严重破坏。

  仲裁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中,是指这起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仲裁案本质上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从临时仲裁庭的组建、到管辖权与可受理性的判决、再到实体审理阶段的专家证据采信,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法律瑕疵,其最终的结果当然也就毫无半点法律公正性与可行性而言。所谓意料之外,是指临时仲裁庭完全一边倒的裁决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其对断续线内历史性权利的否认、对中方一贯坚持的将南沙群岛作为整体的主张的否认、对太平岛岛屿地位的否认,诸如此类,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仲裁结果是对临时仲裁庭的“自我打脸”。众所周知,南海问题的本质是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主权归属和海洋划界问题。领土主权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管辖与适用范围,而海洋划界问题则已经被中国政府2006年依据《公约》298条予以排除,临时仲裁庭对管辖权和可受理性的判决本身就涉嫌扩权、滥权。虽然在最终裁决中,仲裁庭口口声声说,“既不对任何涉及陆地领土主权的问题进行裁决,也不划定当事双方之间的任何边界”,但仔细分析仲裁结果就会发现,仲裁庭的“口口声声”实际上是“满口胡言”。其一,临时仲裁庭裁定“中国在断续线内的历史性权利缺乏法律依据”,裁定“南沙群岛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产生海洋区域”,这是对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利的公然藐视,当然涉及到主权问题。其二,临时仲裁庭裁决南沙所有岛礁(包括拥有淡水资源的太平岛)均为“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的岩礁”或低潮高地,均不能产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有的甚至不能宣示主权、不能产生领海,这显然已经干涉主权和海洋划界事宜。其三,临时仲裁庭还裁定中国在相关海域的维权和建设行动违反了《公约》,但这一裁决的前提是否认中方对相关岛礁和海洋的主权权利。

  仲裁结果虽然非法、无效,但美国和日本作为本不想干的域外国家,却对仲裁案及其仲裁结果异常兴奋,试图挑起对华舆论围剿。美国未加入《公约》,却不断拿《公约》说事儿、压中国接受仲裁。美国国会7月7日的听证会上,助理防长帮办邓志强强调中菲双方都要遵守仲裁结果,称“仲裁有助于明确和限定重叠海洋权利主张的海域”;与美国政府走得很近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 “异常巧合地”在7月12日召开南海国际会议,参议院军委会议员沙利文和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康达发表主旨演讲,重申美方对仲裁案的立场。日本亦步亦趋,威胁利用7月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机,将南海问题列入安理会讨论议程,外相岸田文雄也在仲裁结果出炉后第一时间表态支持。美日这种煽风点火的举措,显然不利于大国之间战略互信的建立,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

  对于菲律宾单方面挑起的仲裁闹剧,中国的立场始终是鲜明的、坚定的,并且在各个阶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总体来看,支持中国立场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中国智库近期在海牙和华盛顿举办的两场会议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仲裁结果出来后,中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重申了中方立场。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一张废纸”的仲裁结果,但也不希望仲裁结果搅乱地区和平稳定大局,破坏中国与直接当事国双边磋商解决争端的努力。中国希望其他相关国家拿出增进互信、改善关系、稳定局势的诚意和举措,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来要挟中国。

  仲裁闹剧,可以休矣!

  (楼春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