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改革莫停步

2016年06月06日 09:29   来源:人民日报   佑 想

  ●循序渐进地推进盐业市场化改革不失为一种稳妥选择。下一步,如果条件具备,改革应朝着取消专营、开放市场的方向继续前行

  对最近发布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关注的人较多。有人关心食盐会不会涨价,也有不少人关心的是食盐市场会不会放开。

  盐业是我国最后几个实行专营的行业之一,其改革也因此备受关注。此轮专营的20年间,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讨论是否该取消专营。如今,改革方案终于确定,明年起我国将废除食盐计划管理和政府定价机制,允许现有食盐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批发企业也将可跨区域经营。

  在笔者看来,循序渐进地推进盐业市场化改革不失为一种稳妥选择。下一步,如果条件具备,改革应朝着取消专营、开放市场的方向继续前行。

  此轮盐业专营的缘起,主要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缺碘地区只供应加碘盐,以做到强制补碘,尽快消灭碘缺乏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举措的确取得了预期效果。

  然而,倘若今日仍以强制补碘作为专营理由,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一方面,经过多年宣传,补碘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再需要强制执行。另一方面,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相关技术手段都已提升,按地理区域划定补碘对象的粗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质疑,人们更希望补碘可以“个性化”,即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剂量。当市场需求已经变为期待更多选择时,专营的优势就不太明显了。

  那么,保证食盐质量安全需要专营吗?未必。即使实行食盐专营的当下,以工业盐冒充食盐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说明专营同样无法保证食盐产品质量万无一失。另外,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渐完善,特别是当食盐电子追溯体系和企业信用体系形成后,由政府牵头并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食盐质量安全监管,威慑力和监管效果可能不会逊于当下。而且,如果放开专营,食盐销售环节更为激烈的竞争将进一步压缩工业盐冒充食盐的利润空间,愿意铤而走险的人可能反而会少一些。

  保障食盐供应必须专营吗?答案还是否定的。食盐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此前在非典等特殊时期,个别地区曾发生过哄抢食盐的情况,有人因此说只有食盐专营才能在食盐遭哄抢时保障供应。不过,我国食盐产业早已供大于求,放开食盐专营带来的市场竞争,只会让供应更为充足。更何况,还有明确的食盐收储政策能够以防万一。

  还有人以防止过度竞争作为坚持食盐专营的理由。专营确实可以防止过度竞争,但在笔者看来,这恰恰也是专营最大的危害——防止过度竞争容易变成竞争不充分。虽然专营制度下也可以有市场竞争,但参与竞争的如果还只是既有的几家从未经历过市场竞争的企业,容易导致竞争不充分。而纵观改革开放30余年历程,但凡脱颖而出的产业,比如家电、快递等,无不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况且,我们担心过度竞争可能导致的问题——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偏小偏弱……在专营的时代同样没能避免。相反,在经过长期市场竞争的发达国家,食盐行业市场集中度反而更高,企业综合实力也更强。

  不管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看,还是从盐业自身发展需要看,取消专营都是大势所趋。也只有敢于把企业放到竞争的市场中去锤炼,才能锻造出经得起考验的优质企业。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