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网友在大楚网报料台上反映,在湖北宜昌城区超市买不到食盐,还有人传言说“食盐要涨价”,引发市民哄抢食盐。6月10日记者采访得知,宜昌市目前各种食盐供应充足,只是上市的新品种食盐价格略高。(6月11日新华网)
食盐新品种上市,由于价格相对较高,从而出现食盐涨价谣言,继而引发市民抢购。首先,源于盐业管理部门信息公开滞后,对上市的食盐新品种宣传力度不够,使部分市民造成了“食盐要涨价”的误解。再者,由于对食盐市场监管缺位,给了心怀叵测造谣者可乘之机。特别是,出现食盐涨价谣言,也是盐业改革必须经受的一种阵痛。
中国盐业改革,可以说步履艰难。此前,虽然历时10多年,先后推出了六套改革方案,但均未能触及盐业专营制度。直到2014年4月,国家废止了《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释放出了废除食盐专营的强烈信号。随着第七套盐业改革方案的通过,特别是规定自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跨区经营,表明中国将真正步入盐业放开的改革时代。实践证明,依靠行政垄断而生存发展的企业,长期下去于国于民都是弊大利小的。因此,推进盐业改革,打破垄断,放开经营,是发展盐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让盐业回归市场的大势所趋。
此前,有人担心盐业放开之后,会导致食盐质量监管失控,更有人认为盐业改革就是涨价。湖北宜昌食盐涨价谣言,引发市民抢盐风波,就是一个例证。殊不知,担心盐业放开会导致监管失控,是杞人忧天;而将盐业收革与涨价划等号,更是毫无依据。事实上,盐业放开,这有利于市场竞争。没有竞争怎么优胜劣汰,怎么促进食盐科技含量提高,怎么促进盐业发展,怎么能节省有限的食盐资源?任何一个行业,要在法治健全的社会中生存发展下去,最终就是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最大可能的节省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价格。
特别是,放开盐业,将直接检验监管的“咸淡”。不可否认,盐业放开之后,生产和销售主体大增,并呈多元化并存的趋势,势必给食盐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对盐业经营的监管,只能加强不会削弱。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市场稳定、保证质量安全、呵护公众健康的社会责任,恪尽职守,严把各个重要环节。如生产环节由质检部门对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行监管,销售环节由工商、物价部门对市场进行规范,等等。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