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鼓励“行业内举报” 精准打击食药安全问题

2016年05月20日 09: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近日,北京市食药监局新修订的《北京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开始实施,此次修订将举报奖励的范围扩大,门槛降低,举报线索的认定手续也更加简化。其中,修订办法中特别体现了鼓励“行业内举报”。

  食药安全关乎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然而,食品药品的质量鉴别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绝非易事。特别是,如今食药行业潜规则的隐蔽性越来越高,监管执法部门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实现一网打尽。而业内人员对于食药领域的潜规则最熟悉,能够精准而充分地掌握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关键环节与重要证据。当他们决定打破行业内的沉默螺旋与从众效应,挺身而出进行举报揭发时,能够帮助监管执法部门更好地实现精确打击。因此,鼓励业内人员举报食药领域潜规则,对于筑牢食药安全防线至关重要。——宁书默

  鼓励“行业内部”举报,有利于增强举报的精准性,提高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可靠性,那些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更容易暴露在监管的视线之内。不过,“行业内举报”也带有或然性,毕竟所举报的违法行为与举报者如果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得罪人,甚至一些员工基于劳动就业的压力,不愿意冒风险。因此,大部分违法犯罪的举报,都存在着利益的冲突,有些举报双方之间甚至存在私人恩怨。所以,“行业内举报”虽然值得鼓励,但还须把事情原委调查清楚,以免这一办法被居心不良者滥用。——房清江

  用奖金鼓励“行业内举报”为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提供了有效途径。“行业内举报”不仅能够让更多不合法行为曝光,让违法单位现出原形,也能给所有经营者提个醒,使其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毕竟身边有这么多熟知行业内部信息的潜伏者,要想避开他们开展违法违规行为实非易事。若非要一意孤行,极有可能自食恶果。不过,举报过程中也牵涉到一些利益纠葛,因此要做好举报人相关的保密与保护工作。如此,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才能与业内人员、消费者形成合力,建立起严密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大对各个环节的监测力度,问题食品药品才能无处遁形。——吴语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