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段时期内,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步伐将有所放慢,调整幅度也将放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地方人社系统获悉,根据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人社部决定在一段时间内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时间,由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改为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且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5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人社部的决策有没有道理?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为企业减负、降成本的举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这也是为企业工人着想的权宜之计,只是关心的角度和方式不同而已。不要误解了人社部的一番好意,动辄唱吐槽、拍砖、反调。
首先,经济大环境欠佳,全球经济不景气,我国经济又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各种因素叠加,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近几年来,我国GDP增速持续下行。2013年、2014年、2015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7.7%、7.3%、6.9%。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6.7%。经济一直在下行了,工资涨幅随GDP增速放缓,无可厚非;同时,这也是工资涨幅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必然。
其次,近几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大,当前这种现状并没有明显好转,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需要减负。此时,如果人工工资调整过快,涨幅过大,既超出了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又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过长,企业负担越业越重,甚至不堪重负,那么每年多增加的那点点工资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者,企业工人与企业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企业亏了,垮了,工人就上岗了,失来了。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遑论养活家人。基于此,企业工人既要从企业正常运行着想,又要从自身的工作岗考虑。笔者认为,当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工人要有抱团取暖取的精神,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企业不垮,只要企业工人不下岗,生活就有保障。只要经济形势好转,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最低工资标准不断调整,工资涨幅也比较快,劳动者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人社部统计,过去五年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平均增幅为13.1%。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曾公开表示,“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八年,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我们竞争力越来越不足,实际上代工制是灵活用工,不可能长期发展。”
所以,不论是企业,还是工人,都要有抱团取暖的意识,当企业遇到困难时,体谅企业的难处,主动接受政府延长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放缓工资涨幅的现实,保住企业,保住岗位,然后再谋求更好的发展、更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