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媒介素养”,官员还该补什么

2016年04月14日 10:25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首席评论员 朱珉迕

  一句“你不要给我瞎搞”,拉开了安亭镇政府办胡先生同电台主持人的“唇枪舌战”。本周一直播的这档节目里,胡先生接到关于当地一路口乱设摊、乱停车问题的投诉电话时,称媒体的监督直播为“瞎搞”,称作为政府部门的礼节性回复“很八股”,还责问主持人“我在公众面前出丑怎么办?”而当主持人建议其“回听一下节目中的表现”时,胡先生明确回应:“我没这个兴趣”。

  当然,冷静下来胡先生已经后悔了。据昨晚消息,安亭镇方面已对胡先生进行组织谈话,并将按照机关工作人员相关规定给予一定处理,同时对市民借媒体反映的问题开展即刻整改;安亭镇方面还表示,胡先生对于自己的不当言语非常后悔,希望联系到投诉人当面致歉。

  这一次,官方应对危机的态度和效率都值得肯定,针对官员“媒介素养”的追问也已迅即展开——近年来的舆论很喜欢给官员送上这样的问题:“你会不会面对媒体?”

  然而,“神回复”的官员们,要补的只是“媒介素养”吗?

  媒体监督面前,胡先生并不是第一个“吃药”的官员。就在几周前,江西九江某医院负责人一句“记者是最坏的,比县里领导还坏”,刚刚震惊过舆论场。再早先,贵阳住建局长那句“我不是局长”,娄底房管局官员那句“国务院?好遥远啊”,长乐环保局局长那句“你随便一个群众就打我电话”,以及郑州规划局官员那句最著名的“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

  形形色色的官员“神回复”,早就能编出一本又一本“语录”来。随手翻翻,哪一句不是惊世骇俗,哪一位不是气宇轩昂?

  仅看个案,偶尔一句“神回复”或许是官员特定时态的应激反应,有时也不必小题大做。但这些类型相似的“神回复”既然绵延不绝,便不只是一个“情绪”使然。你可以认为,有些官员“就是那么不会说话”,也即缺乏“媒介素养”。于是大大小小的官员“媒介素养”培训班,这些年越开越多。但遍地开花的“说话的艺术”,依然没有让“神回复”绝迹。

  有些官员还没来得及学,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过“说话的艺术”,不等于真正具备“媒介素养”,更不等于形成了“正确说话的能力”。媒介素养培训班也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也罢,且不论时间、资源都很有限,即便有高人倾囊相授,所教所学也超不出“术”的层面。而真正站在媒体面前时,考验官员的不仅是“术”,更在于“道”,看的是官员内心深处对职责与使命的潜意识。

  复盘一下胡先生的“神回复”,平心而论,其中也并非一无是处。撇去那些气急败坏的发泄,说政府办难以直接回答“技术问题”,“通知哪个部门是我的职责”,都是权限范围内的老实话,也是一种客观的本能反应。只可惜,胡先生的“本能反应”只照顾了“职权范围”,忘了公职人员还有“普遍责任”。

  面对媒体就是面对公众。在公众面前不可推诿、不能躲藏,是任何政府公职人员的通律,不管你属于这个“委”还是那个“办”。处理“技术问题”固然有权责之分,但媒体监督所针对的从来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处事态度。并不是说,每一名官员都要对媒体讲一通好听的“八股”,但以真诚和坦然倾听问题、以诚意和努力解决问题,却是所有公职人员都应具备的自觉——这不只是“媒介素养”,而更是“职业道德”。

  业已意识到问题的胡先生,可以用后来的工作弥补过失,这点倒也不必揪住不放。为数更多的公职人员,却需要引以为鉴——不仅要提高“媒介素养”,更需提升“行政素养”、诠释“职业精神”。

  说得再直白一点,得罪媒体算不上多可怕,但面对舆论监督时的“神回复”,得罪的其实是媒体背后的公众,最终将伤及政府自身的公信力——想想“失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未免太惨烈了一些。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