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垃圾比垃圾食品更可怕

2016年03月16日 13:15   来源:东方网   张西流

  “保障国民健康权益,需要依靠法治这一国之重器,应该加快制定国民健康法。”1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的女孩子月经提前两年,男孩子提前一年性早熟,这不能说不和这些垃圾食品有关。”(3月15日《京华时报》)

  不可否认,垃圾食品不仅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而且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罪魁祸首之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5岁—19岁青少年中,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特别是,有的女孩未婚先孕如“家常便饭”,做人流像患了一次“感冒”,对性如此随意和草率,恐怕令许多成年女性也望而生畏。性早熟对孩子及全社会的危害有多大,想必人们都感受很深。

  然而,孩子性早熟,除了垃圾食品“催熟”之外,恐怕与中小学性教育缺位和人流广告的误导有关,也同充斥色情和暴力的网络、影视作品、书刊等精神垃圾脱不了干系。此外,父母一些不健康的“教育”也是一大诱因。比如,2011年,北京房山的一位年轻的妈妈,沉迷于视频裸聊,并在与网友裸聊时故意让7岁大的儿子一起参与。又如,2012年,郑州一家幼儿园,为100名孩子举办了一场空前绝后的“集体婚礼”,称让孩子进行“性体验”,有利于孩子日后性心理健康发展。

  可见,孩子性早熟,一些大人难咎其责。孩子们的思想本该是纯洁透明的,就像一张洁白无暇的纸。是谁过早的浸染了这张白纸,让他们性早熟,也有了大人一样的性爱举动?是我们大人自己不检点,让孩子们频频接触、模仿了太多的“少儿不宜”,从小就学会了做“少儿不宜”的事情。因此,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及思想道德建设,让他们正确面对和敬畏生命、爱和性,首先应从大人自醒自律做起。

  然而,若想遏制性早熟现象,既要抵制垃圾食品,更要治理精神垃圾。首先,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国产电影实行“分级制”,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同时,应对影视、网络、书刊中的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做出严格限制。特别是,有关部门应当严格管理,将未成年人的“视界”限定在保护的范围内。对创作者而言,创作时要考虑特定观众群的需求,从源头上把好关。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