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春节期间在鄂西山区采访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大批“有车族”。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儿,然而据一些村干部介绍,不少农村“有车族”其实负债累累,买辆小轿车并非因为生活富足,而是出于相互攀比“争脸面”。(2月16日新华网)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有关春节期间的各种“乡村见闻”的曝光,似乎正迎来高峰。从有人忧心忡忡农村新春“豪赌”,到那几盆黑乎乎餐桌之食,再到“负债累累却要买轿车”,农村里的种种“不堪”似乎在遭受一轮又一轮的审视。但这真的是我们看到的全部真相吗?
其它事件的相关评论已经太多,在此暂且不表。仅就这次媒体披露的乡村“负债买车”现象,还是照例让人看到满满的道德优越感。报道称,山区农村的年轻一代,挣了钱最热衷于做两件事情,一是建房,二是买车。但随之笔锋一转,“令人担忧的是,并非每个农村‘有车族’都是因为生活富足而买车……村里不少‘有车族’实际上‘欠有一屁股债’,出于相互攀比‘争脸面’才买车……”甚至将“在狭窄的山路上依然开得飞快”的驾驶风格也看作是一种“争脸面”的表现。
我不知道报道所指责的农村人负债买车现象到底有多严重,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又是否是通过严谨的社会调查才得出的结论。但至少从报道的记述方式和话语表达上,还是难免让旁观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主观性”。而负债也要买车只是因“相互攀比争脸面”的归因,也让人似曾相似,不知道如果那些负债买车者看到如此报道,是否会对此表示认同,他们又会作出怎样的自辩?
抛开个人体验,这些年的公共舆论对于农村景象的描绘,“车多了”早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共同感受,以至于春节期间的“村堵”现象近几年也频繁受到关注。严格来说,所谓的农村人买车,要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是,由于部分常年扎根农村的人富起来了,小轿车确实“飞”进了部分“寻常人家”。二是,春节期间,不少地区的农村突然多起来的车辆,其实绝大部分还是由在外务工的农村人开回家的。而这就关系到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来定义负债?如果只是说按揭买车,这不过早已是一种城市里较为普遍的消费方式,那些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务工者,以这样的方式买车、提前消费,又何错之有?与“攀比争脸面”又有何干系?
所谓的担忧“负债消费”,也让人看到了一种显而易见的矛盾。时常有声音在感叹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不利于拉动消费。难道这种指责仅仅只是针对“城里人”?而仅就消费观念来看,真正“负债”买车、提前消费的恐怕城里人要多得多。就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来说,农村人买车的实际需求其实更强烈。不能说由过去囿于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问题而“不敢奢望”买车,到现在“敢”买车了乃至是“敢”负债买车,就带有了“原罪”。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农村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其实早就受到社会学家们的关注。一个共识是,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当前不少农村的消费方式和水平其实正不断在向城市靠近。不管怎样,农村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城镇化,这本身都是一种进步。再退一步而言,包括家庭消费在内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说到底是私域之事,动辄被公共舆论以“攀比”、“陋习”这样的大词作定性,不仅有舆论暴力之嫌,对于缓解城乡之间的隔阂更是有害无益。
而至于“车多了”带来的乡村道路的拥挤,甚至安全隐患,就更不能“加罪”于农村买车的人多了。要知道,要缓解这种矛盾,只能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而非让不买车来屈就于交通的不堪。事实上,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车流量的增大,本身也是倒逼农村交通改善的一种动力。
对于农村变化的记录与观察,其实是一件好事。但倘若这种看似“零度叙事”的“返乡笔记”,不能带有叙事者应有的“温度”,不能平视现象所昭示出的农村发展变化的趋势,那么,这样的记录未尝不是建立在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和扭曲之上,不过是一种加深误解和偏见的戴有色眼镜的记录,这样的公共叙事,还是少一点为好。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