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频发流动性红包 保证节前市场资金总量合理充裕

2016年01月28日 06:54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苏赢

  近期,央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长短搭配,向市场释放出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的信号。此举有利于市场预期、汇率和资本流动的稳定。

  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4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包括28天期3600亿元逆回购和7天期800亿元逆回购操作,总投放量超过了上周的4000亿元,其中,28天品种创下近3年最大单日投放纪录。考虑到当日有800亿元逆回购以及上周操作的1500亿元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同时到期,央行相当于向市场净投放2100亿元。

  最近一段时间,央行通过逆回购、SLO、MLF等方式对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从公开数据统计可知,1月15日至1月26日,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已达19825亿元,接近两万亿元。

  受财政存款上缴、春节前季节性资金面偏紧叠加外汇占款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市场一度出现资金紧张局面,流动性告急。为此,央行动用中期和短期货币调节工具开启了“红包模式”,使得节前的降准预期大大降温。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去年12月末该数据环比下降6289.82亿元,至26.6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末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的降幅也为历史上第三大降幅,仅次于去年9月末的下降7613亿元和8月末的下降7238.36亿元。

  央行在日前召开的商业银行座谈会上明确表示,根据春节前流动性缺口的构成和期限特点,人民银行将加强预调微调,提前对春节前后的流动性安排进行布局,有效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

  央行表示,对于短期季节性的现金投放需求,将按历年做法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对主要金融机构实现全覆盖,节后到期与现金回笼自然对冲。对于中期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将通过分别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操作安排6000亿元以上资金予以支持。

  市场普遍存在的降准预期一再拖延。对此,1月20日,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公开表示,此次央行明确了所提供的中期流动性的规模,安排6000亿元以上的资金予以支持,有替代降准作用的含义。“目前之所以倾向于采用上述短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是因为春节期间对流动性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节之后不少资金就会回笼。如果过度采用降准的措施,可能导致对短期利率过大的下行压力,不利于稳定资本流动和汇率。”

  由此看来,央行通过中短期方式来稳定市场利率,既能投放流动性,也能随时通过MLF和SLF到期回收流动性,而一旦降准,短期内不会回收释放出的流动性,会对整个市场传递出流动性十分宽松的信号,这对于汇率、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都是不利的。因此,此时央行打出中短期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拳,针对每个不同的到期日的市场建立供求关系,大大提高了央行调控货币的主动权,为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留有“余地”。

  笔者认为,这种“余地”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将更加灵活。事实上,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货币政策也更加重视价格型工具。央行副行长易纲在人民币加入SDR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未来逐步形成稳定利率走廊,货币政策要更加重视价格型工具,今后的货币政策框架更稳定、更有弹性,货币政策效率会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