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诵经典与小孩学哲学是否相互错位?

2016年01月13日 09:08   来源:红网   易国祥

  近日《长江日报》报道:如今,一些武汉的年轻人竟自发将老祖宗的诵记之功传承了下来。闻一多基金会在全国首设的万元国学奖颁给了7名“80后”。他们都能一字不落地背诵6万字四书五经。由这则新闻联想到去年8月9日《光明日报》的一则报道:江苏扬州梅岭小学西区校决定,当年秋季开设哲学课,并将其作为三至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与语文、数学同等地位。

  从普遍意义说,激发国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诵读千年经典,符合中国文化大发展的需要;广义的哲学作为一种智慧之学,早点启蒙也没什么不对。但不问学习主体是否适宜,置人成长的阶段性特征而不顾,两者就有相互“错位”之嫌。

  诵读经典一般是在旧时代的私塾,小孩子们在老师的领读下进行的学习活动。尽管现代人指责这样的学习事倍功半,是囫囵吞枣,但不可否认,少儿诵经尊重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最强、语言功能发育快、尚无生活和其他压力、便于记忆的特点。有经验的私塾先生并不要求孩子们能够理解经典的含义。等到孩子们长大后,小时储存的文化元素,在成长的岁月中,自然会碰出各种火花,点燃心灯,并发光照亮人生之路。

  而这次参加诵经竞赛并最终获奖的,顶级达人均是在校大学生,其余的是白领、高管及社会上的国学爱好者。这对于国学复兴当然会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但如果真的让此类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成年人都沉迷于诵读而整天摇头晃脑,那一定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即使是在校大学生,哪怕是文科生,背到口吐白沫,背得昏天黑地,那如何完成现代大学教育。荣获最高奖的武大哲学硕士夏春霞认为,诵经对学术研究帮助并不大。

  不管诵经在奖金刺激下如何发酵,在经典远离我们半个多世纪的当下,对成年人来说,它至多是爱好者的专利,或者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补课。成人学习国学有很多适当的形式,诵经断然不会成为“必修”。

  去年那场“小学生学哲学”的讨论,呈现的是“内行慎重”与“外行妄动”。笔者赞同一些哲学工作者的衷告,哲学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才能理解,而孩子年纪小,辨别力弱,认识苹果的年龄,你跟他讲水果、植物甚至生物的概念,显然是揠苗助长。这种担心与多数家长的心理很切合,里面就有哲学的味道。而力推小学生把哲学当必修课,从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看,本身就不怎么哲学。

  哲学家叔本华早就告诫:我们不能让未满16岁的孩子接受任何理论和信条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有可能包含巨大的谬误,这些孩子不应该接触一切哲学和宗教以及各种笼统、泛泛的观点,他们只可以学习那些要么不可能包括谬误的数学、语言和自然科学等。

  现在,我理解了过去少儿读经,为什么要“不求甚解”?为什么后来会有《三字经》、《弟子规》和著名家训等童蒙养正的通俗读物。少儿自有他自己的味口、吸收养分的方式和消化承受的能力。不是什么都可以让小孩初知,不是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的。

  有一个段子不记得了,大意是说“小学生学得像大人样,大学生却要回头学幼儿园常识”,要校正这种反常却成为常态的成长异象,得“物归原主”,让该学哲学的大学生真正懂哲学用哲学,让该学常识的小学生通过沐浴传统文化,种下人生成长的种子。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