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时隔37年,中国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会议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12月23日《长沙晚报》)
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是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主题之一。它体现了城市发展对人本理念的重视。而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在笔者看来,还需要从让城市有温度做起。说白了,就是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暖,有城市主人的感觉。
首先,让市民证明“你妈是你妈”肯定不行。城市建设只盲目摊大饼,忽视市民诉求也不行。这些做法都忽视了城市的第一要素——人,显得城市管理高高在上。与之对应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编制城市规划要接地气、严把安全关、留住城市基因和文脉等,则明显在理念上有了进步。无论是对城市过往历史的温情,还是对自然生态的善意,核心都是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在改善民生上舍得投入是好事,但同时也要确保投入精确到位,不然就会产生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接下来,应该是把市民视作一个个有温度的人。交通拥堵、雾霾、垃圾围城等城市病,谁感触最深?当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他们最有发言权。同样,水价油价的涨跌、是开私家车还是选择公交出行、上学、看病……这些生活的琐事叠加起来,若能给市民以一种感觉——只花较少的钱就能享受到相对舒适的生活品质,那这座城市的宜居指数是比较高的。市民是城市最基本的因子,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感觉最具体、敏锐,而经常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就可让纸面上的统计数字演变为一个个有温度的人,进而形成有温度的决策。
诚然,一个城市有没有温度,主要还体现在一些细节。比如:给人行天桥加个顶棚,让市民过桥免受淋雨之虞;为环卫工人建爱心小屋,在寒冬酷暑中有个歇脚栖息之所……这些贴心的细节都传递出来一种共建共享的理念,让人暖心。而只有人心被捂暖后,才会营造出路上老人摔倒了有人扶、丢钱包了有人捡还给失主、路遇危难出手相助等等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城市温度进一步上升。
城市该如何发展,在具体实现路径上,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模式,但经营城市的人本理念应该是一以贯之的,通过各种有温度的措施,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发展城市为人民”的真诚和细节,自然而然会形成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共同发力的有利局面。而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城市温情必定无处不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