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即将来临,标志着对“手”的教育的理性回归。
每到毕业季,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会被拿出来讨论一番。一个常常被提到的现实是,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企业和岗位找不到相适应的人才。这固然有大学生的自我定位问题,但仅从“产销对路”的角度上分析,我国大学教育体系的“产品”与市场实际需要的“商品”之间确实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一些企业主吐槽,比起接受职业教育的职高生,大学生可能综合素质高一些,但动手能力存在短板不说,其学到的知识也与企业的实际应用存在落差。国家部委提倡一部分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无疑在正视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着手进行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如何转型“应用型”?相关文件已经拿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案,比如可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等,并要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总体上看,应用型高校既要与职业教育对接,又要与市场需求对接。学什么、怎么学,让市场来说了算,这一方向无疑是对的。
但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应用型高校绝不等于“放大版”的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首先还是“高校”,只不过以应用型为特征。因此,在其办学理念中必须打破应用型技术学得“浅薄”“速成”“技术含量低”等刻板印象,而要将厚基础、宽口径的大学教育与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不偏废某一方,让学生学得更深、更专、更具前瞻性。因此,除了瞄准社会上缺口较大的岗位和工种外,还要让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大数据、按需定制等未来趋势引领新一代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方向。
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不等于让大学改办成更大规模的职业院校,更不是走回培养低成本劳动力的老路子。在“大学教育+技术教育”这样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在快速变动的社会生产中保持终生学习能力,并具有超越普通本科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新时代的应用型高校方能对接需求,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