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府谷县委书记马治东“佩戴多块名表”一事被网上热传。马治东称,他已主动申请市纪委调查。相关知情人透露,马治东13年间共戴过四五块手表,最贵的一块不过是1万多元的国产飞亚达表,另外几块都只值数百元。
舆论监督事件,总要经过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多次反反复复的“过招”,主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对官方、官员的坦诚度不满意,对不诚实回应的不接受。马书记称自己主动申请上级调查,如果是在舆论发酵之后,“主动”之说疑似用词不当。网帖始于3个月前,若一开始就主动申请调查,应该早有结论了。
县委相关知情人透露,马书记13年间戴过四五块手表,最贵的价格在1万多元。只是不知道,是县委有人特别关注书记戴表情况,还是本人通过“知情人”捎话?如果情况就是这么简单,马书记何必沉默,3个月里不发一言。
据称,马书记本人所以未作回应,是因为当时是微博微信小范围传播,没想到被关注后成了“事儿”。中央早有要求,政府部门和官员应注意培养和提高新闻意识与媒介素养。就算说的是实话,暴露的也是当地官员媒介素养的不良,特别是对新媒体领域舆情传播问题方面的落伍。
第一个网帖之后,网上再现《府谷县委书记马治东花钱请黑客删帖为哪般》的帖子,指责当地不回应而一味删帖。如果是不相干人删的,动机无法解释。如果是当地官方或当事人所为,那就不是“没想到会成了事儿”,而是害怕并千方百计阻止它“成事儿”。
如果就是四五块表、1万多块钱那么简单,何至于如此紧张?即使之后的调查还了县委书记清白,也未必能平息舆论质疑。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