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感冒,去医院门诊挂个水,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将终结。11日,江苏省卫计委下发通知,对门诊输液作出最新规定。明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明年年底前,除了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也就是说,门诊不允许开输液药品、输液,患者只能去急诊或者住院。(11月12日《现代快报》)
取消门诊输液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有人担心一刀切的取消会增加患者看病的负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笔者看来,此次江苏卫计委的做法是值得点赞的,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是对医疗常识的尊重。
稍有点头疼脑热便去医院门诊或外面的诊所挂吊瓶,这的确是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却潜藏着极大的危害。对医疗机构而言,动辄就进行静脉输液,为“以药养医”提供了市场,如今输几瓶液,要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已不再鲜见;对患者而言,盲目的静脉输液也为抗生素滥用提供了市场,通过输液的方式为患者注入抗生素在我国十分普遍,据统计显示,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是美国的10倍,由此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
近几年,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才受到了较大关注,限制使用抗生素成为共识。然而固有的利益模式形成了很大阻力,加之抗生素被老百姓称为“消炎药”,因为其起效快,一些患者甚至会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这样的背景下,抗生素“限用”就很难得到落实。从遏制抗生素滥用的角度看,江苏省采取近乎一刀切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在困局下的有益尝试。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治疗手段应与病情相适应,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过度医疗只会让治疗的副作用激增。如果一个患者能在门诊上就解决了问题,那么他就不应该接受输液。同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只有急诊或者住院才能输液的合理性。取消门诊输液是符合医学原则的,并且也有望对过度医疗起到遏制作用。
静脉输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彻底改变,需要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共同努力。而在医疗过程中,医生或医疗机构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大部分患者能做的只是“遵医嘱”,也就是说,改掉包括动辄输液、滥用抗生素这样的习惯,主要责任仍在医疗机构和医生。
这一次江苏省卫计委的规定是针对二级以上医院的,而在现实中,滥用抗生素和输液的场所,更多是各种私营小诊所。相比于公立医院,这些诊所的监管更加具有难度。在较高的利润面前,私营诊所肯定不会主动放弃滥用静脉输液的模式,对此,监管部门不妨从生产源头开始,设置一套抗生素流转、使用跟踪机制,及时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过多使用抗生素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罚。
在很多医学专家眼中,输液相当于一场小手术。这样的“风险”本可以避免。医疗改革唯有拿出更大的勇气,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医疗常识才能逐渐回归,更加合理的医疗模式才会建立起来。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