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更显记者价值

2015年11月09日 07:12   来源:长沙晚报   袁云才

  昨天是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长沙晚报数位名记者深入他们十分熟悉而又牵挂于心的地方,写了几篇概述、总结性的报道,于今日集中亮相。其实,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媒体的记者来说,每年的记者节不只是节日,更是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工作日,无论是竞争压力的驱使,还是新闻精神的鞭策,他们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记者这一职业,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像辛勤的蜜蜂,理当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敬重。(相关报道见《长沙晚报》今日A5版)

  然而,随着科技的昌明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记者的专业特征和角色意识,在公众心目中似乎有所淡化。“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这是一些人的口头禅。似乎我们这个时代,已不再需要很多专业的记者了,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发布和传播新闻,而这正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记者节前夕,一则关于“机器人撰写新闻”的报道,更是让不少受众对记者职业产生一些联翩的浮想。据《长沙晚报》等媒体透露,11月7日是新华社84岁的生日,当天它迎来了一位机器人新员工——“快笔小新”。“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其写作速度奇快。而此前,美联社的“机器人记者”已经写稿1年2个月。

  以往人们看到的机器人取代人力,多半是一些简单的活计,比如削面、传菜、做家务、照料老人等,这些都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谈不上多少技术含量。而且,其所取代的工种,因待遇太低,也往往是人们不愿从事的,因而不用担心机器人抢走人的饭碗。可如今,智能机器人竟然也可以写作新闻稿抢记者饭碗,很可能有人会生发感慨——看来,“无冕之王”也有危机感了。

  其实,这对记者行业是一个莫大的误解。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还是“机器人记者”,都只是新闻写作和传播工具的改进,并不能取代新闻人。以“机器人记者”来说,它虽然可以写作多种类型的资讯稿件,但实际都属于“来料加工”,只是新闻记者的一个助手。这与收割机取代打谷机、电脑键盘取代钢笔并无本质区别。换言之,机器人写稿,其实也只是一种简单的、程式化的劳动,其中既无深入现场调查、采访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更无创造性的劳动成果。由自媒体发展带来的新闻变革,也与此类似。有统计表明,在微博、论坛、微信等公共空间中,真正能提供原创新闻的,仅占注册ID的5%左右。而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其实都是或曾是传统媒体中的职业记者。

  这些事实都说明,在全媒体融合和机器人写稿的时代,新闻记者的作用并不会悄无声息地消失,相反,由于信息量和来源渠道的增多,记者们在从某些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的同时,承担的使命却将向着更深、更广处延伸。在信息时代,越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公众越需要职业记者的深入调查和报道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使自己从各种信息噪音中跳出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拨云见日。科技的发展、工具的改进,只能抢走一些简单重复劳动者的饭碗,而不能取代创造性的劳动。不仅是记者,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也莫不如是。

  “记者这个行业,于我来说,每天都是新的。出发的路上总有风景、有记录、有思考、有追忆,见证中感受责任,笔触下守望道义。”这是我的一位同事在记者节当天写下的采访感言。相信,这也是千千万万坚守岗位的记者的共同心声。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