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点燃“心灵的青春”

2015年11月02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李浩燃

  不久前参加大学入学十周年聚会,昔日同窗济济一堂,既温暖也令人感慨。叙旧闲话间,有的人事业进步、家庭和睦,把幸福写在脸上;也有人虽不及而立之年,眉宇间却已沉积着对生活的倦怠。刚毕业那会儿的激情,怎么没过几年就消散了呢?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思想家的论断也许有几分玄奥,但相信无人否认,激情乃是人生前行的风帆。试想,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如果没有对工作的激情,岂能在艰苦环境中,带领研究团队成功提取青蒿素;北京中关村那一张张青春脸庞,如果丧失对创业的激情,又怎可能扎根咖啡店,日复一日地探寻梦想的生长点。

  没有激情,难干事、更难成事。激情,无疑是让人保持状态的神奇力量。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在《做书》一书中,讲述了同事高贤均的故事。高贤均前往成都出差,顺道去西安拜访作家陈忠实,拿到了小说《白鹿原》的手稿。他利用坐火车和开会间隙苦读,没等返回就已将数十万字读完。回京后他第一时间写信反馈,结果从拿稿子到让作者收信,只用了十天时间,令人称奇。在没有电子邮件、快递的年代,正是这份对编辑事业的激情,促使他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激情,源自真诚的热爱,体现着“做更好的自己”。一个缺乏激情的人,不仅是进取心不足的表现,也可能因此变得无趣,暮气沉沉。现实中,一些人鬓角尚未被岁月染白,内心却早已被时光打磨得冰冷如铁。习惯了循规蹈矩的日程安排或工作方式,对变革与创新嗤之以鼻;沉浸在自己熟悉的小天地里,看穿一切似乎也看淡一切……很难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感到激动、兴奋,“差不多就行”“意思意思得了”是其万能金句,“麻木不仁”“听之任之”成为他们的专属形容词。

  激情,也孕育着希望。美国作家欧·亨利在《最后一片叶子》中写道,罹患肺炎的病人生命垂危,她卧看窗外一株萧萧落叶的常春藤,渐渐失去了生的信念,暗示自己:“等到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就该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仿真藤叶悄悄挂在窗外。靠着这“最后一片叶子”带来的生机,病人竟奇迹般存活了。尽管情节源于小说,生活中未必有真实素材与之对应,但这则小故事启示人们:希望是奇迹的催化剂。一个人如果在心中埋有激情的种子,就如同为生命准备了一片蕴藏希望的藤叶,说不定何时就会拓展“可能性”的边界。

  习近平总书记说,激情是一种可贵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品质,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潜能。置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洪流,无论是纵身涉险滩、啃硬骨头,还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激情都堪称一把化腐朽为神奇的金钥匙。对于行进中的“中国号”巨轮而言,新的五年意味着新的出发,缺少激情作燃料便有搁浅的风险;对于渴望成就梦想的个体而言,激情的一端系着拼搏,另一端则连着幸福。

  “激情由最初的意识形成,它是心灵的青春”。在价值日益多元的时代,当物欲的车轮一再碾压卑微的情感,诗人的这句名言,依然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