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准绳,公正无疑是捍卫权利的神圣天平。本期大家谈,围绕如何守护社会公正,几位读者从办事经历、校园陋习、纠正不公等角度切入,畅谈自己的感受。
从汶川地震后板房中的“坝坝会”,到浙江温岭乡村间的“民主恳谈会”,再到不久前《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民主已成人们的价值理念和共识,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实践形式。怎样从身边小事做起,培育民主精神?怎样在决策中,运用好民主原则?怎样让民主机制高效运行,更好地凝聚共识?欢迎您发表高见。
打破“熟人好办事”的潜规
河南三门峡 王家臣
前不久到某县财税部门办事,车辆被拒之门外。按要求把车停在外面后,留心观察了一下该单位的看门人,很是让人不平。
这位“把关人”一看是老同学的车,二话没说就把“非单位车辆禁止入内”的牌子拉到一边,让车辆进入;而一位司机远远打招呼“老乡好”,话音一落,也顺利进入院内。找看门的人理论,为何别人的车就能开进去呢?他振振有词:你看,都是熟人,不让谁进来就得罪了。原来,还是“熟人好办事”的潜规则在生效。
这件事情虽小,却难免令人心堵,感到不公。既然立了规矩,就应该一视同仁,无差别地要求所有人认真遵守。如果仅仅因为是熟人就网开一面、睁眼闭眼,是陌生人就铁面无私、冷脸相向,这样的规定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又怎能不影响社会和谐?对于窗口单位而言,变“熟人好办事”为“人人事好办”,才能有助于从细节上维护社会公正。
培育“公正观”需从娃娃抓起
北京海淀 王春鸽
朋友的孩子上小学,一天告诉家长,老师说“你妈妈的包挺好看的,回头给老师也带一个”。朋友很纠结,但忧心如果不送礼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最终还是送了包,孩子也如愿当上了班里的体育委员。
感到纠结不难理解,但作为家长,做法值得商榷。表面上看,孩子当上了班干部,也得到了老师的偏爱。但从长远看,这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公正观念。将来,孩子可能不愿靠努力去获取成功,也难以养成遵循规则的习惯。如果一个人的成长仰赖于搞关系、走后门,那么他的价值观就可能扭曲。
在中小学校园,类似明示或暗示学生送礼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家长也或主动或被动地满足老师的要求。如果助长这种风气,会对更多不送礼的孩子造成不公,污染的将是校园公正的空气。呼吁家长拒绝送礼,更要告诫那些怂恿学生送礼的老师: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千万不要因为一己私利,就给幼小心灵埋下破坏公平的种子。
畅通监督渠道减少不公
山东安丘 刘文晓
朋友小孙偶然发现工资比相同岗位的同事少了一截,此情况竟已存在一年左右。向单位反馈后,没想到过几天就收到了补发款,负责人事工作的领导还专门道歉,令其公正感“爆棚”。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段经历。
当时,老家所在乡镇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另一个县。移交过程中,姥爷的档案被人为丢失,一连几个月领不到退休金。无奈,我们和舅舅全家连续跑了好几个月,找老领导、老同事重开证明,才艰难恢复了退休待遇。我深刻感受到:公正,绝非动动嘴皮那样简单。
当普通公民在遭遇非公正待遇的时候,怎样才能有效申诉、得到救济、挽回损失?近年来,法治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法律已成为维权的坚强后盾。同时,随着监督举报渠道逐步规范、畅通,当人们遭受不公,也能有更多、更有效的选择。期待在不远的将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进一步生长,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路途也更加顺畅。
(责任编辑: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