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民“有幸”围观了一场没有硝烟胜过硝烟的招生战,主角是泱泱华夏的顶尖百年学府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互相指责,称对方存在欺骗、花钱买考生等不正当行为。
在考生数量的逐年递减与高校录取比例不断提高的反比例进程中,优秀生源成为香饽饽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正因如此,国内顶尖名校也不惜撕破脸皮,赤膊上阵争抢“优质生源”。
而另一方面,只把招收高分考生乃至状元作为衡量招生工作的政绩考核标准,把高分考生数量作为学校炫耀的指标,甚至作为名校之间暗中较劲的“筹码”,这场骂战岂一个骂字了得?
在放眼全国各地,无论是高校、名校,也无论是高中、初中,但凡有升学考试的骨节点,无论是小升初、初升高,还是大学,同一地区抢夺优质生源,又岂是北大清华的二人转。
君不见,衡水中学创造了高考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而在这些奇迹的秘籍,就是掐尖、耗时间,还有就是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弯弯绕。比如,关于其学籍管理,河北省教育厅制定的《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不得在规定的招生时间前以任何形式提前录取;不得派出人员或聘请人员在规定的生源地以外的地方开展招生业务;不得以金钱、实物或其他形式收买或变相收买学生”,“各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的学生,均须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在全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中实行电子注册,方可取得学籍;不符合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和超出招生计划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但是衡水中学巧妙地将这个规定绕了过去,河北省的教育行政部门是不是要反思?黑龙江省大庆市也有一所类似的学校,靠高价收买高分中考生而爆得一时名气,黑龙江省教育厅及时地跟进学籍管理,并采取了其他及时有效的措施,使得这种现象没有蔓延。
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央明文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而各中学、大学注重优质生源装点门面而不惜各地掐尖,显然有悖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尽管有如此的明文规定,但是各级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要把这些精神细则化、实效化、长效化,还有如铁的雄关漫道从头越。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