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官员的个别表情与言词,而非揪出更带有实质性的违法乱纪证据,这种过度捕捉细节的监督很可能流于肤浅。
在有图有真相的自媒体时代,官员干部“笑场”往往是件高风险的事儿。最新的例证发生在安徽阜阳,一段视频显示,面对在强拆现场痛哭的拆迁户,一信访干部不时“哈哈哈”发出笑声,并说“不服告政府”。日前,区政府确认该干部“现场表现不当”,责令其写出深刻检讨,并向广大网友道歉。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处理结果。在法纪的评判标准里,“表现不当”是个模棱两可的定性,“深刻检讨”也并非行政或党纪处分。倘若是这位信访干部不够礼貌,那么道歉的对象该是拆迁户,向网友道歉似乎跑偏了。这个处理至多表明政府对待舆论监督的姿态。
现实生活中,“笑场”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只要是人,在具体的语境下难免有表现不妥的时候,只要没触及党纪国法,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如果非要把它看作是舆论监督的公共事件,那么真正值得监督的,不是干部笑得妥不妥当、说得得不得体,而是这起拆迁是否合法,补偿是否公平,被拆迁户究竟是漫天要价还是合法权益受损。
遗憾的是,从一开始,人们的注意力就都放在了那几声“哈哈”上。抓住官员的个别表情与言词,而非揪出更带有实质性的违法乱纪证据,这种过度捕捉细节的监督很可能流于肤浅。因为脱离具体的语境,忽略整个事件的脉络,单独拿出来的一个表情或一句话,虽然也反映出当事人的态度与心理,但有时并没有多少公共监督的价值。例如这起事件,如果拆迁违法、补偿不公,那么揪住笑声的监督并没有触及问题实质;如果是拆迁户漫天要价,那么视频引起的公众围观很可能只是被绑架利用了。
虽然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但将自媒体捕捉到的细节作为监督焦点的做法,很可能暗含跑偏的风险。在网络舆论场,人们关注细节更甚于事实,可能使监督在事实错误的基础上空耗,反过来又加重舆论监督的情绪化倾向。
在这起事件中,所谓的检讨与道歉,究竟会对官员有多少触动?煞有介事的处理能解决多少问题?除了应对舆情危机之外,我还真没看出多少网络监督的公共性价值。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