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真批准了。(4月15日光明网)
这确确实实是一封别具一格的辞职信,离去的缘由绝非旁人眼里的世俗因素:不属好高骛远,亦非职业厌倦,更与环境、待遇无关。我们目前尚不知她的去向,或许正如信中所说,抵不住若大世界的吸引,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之所以判定这位女教师的离职与世俗缘由无关,当然有确凿的理由:教龄刚十年,就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工资亦应该相对较高,这就排除了怀才不遇的猜想;学生评价她“教课说话跟常人语气不同,浅显易懂,比较有深意”,说明她的教学水平已得到认可,又排除了工作压力大的因素;尤其是她在辞职信中所透露出的那种潇洒自如、调皮任性的心态,则把所有与环境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有关的选项逐一排除。唯一合理合情的解释,只能界定为她的天性使然了。
从这封仅仅只有十个字的辞职信来看,这位女教师已经按捺不住对外界的向往,急欲去拥抱未知的世界了。2004年大学毕业即到校任教,十年的光阴早已陪伴她跨越了而立之年。或许外面的世界呼唤已久,无奈人到中年已时不我待,再不飞也许就飞不起来了。当然,或许还有另外一个与专业有关的理由:尽管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但她所热爱的心理学却不可能跻身为学校的重点科目,而始终成为她心里的一个落差。她这番出走,或许向着更为有利发挥专业才能的目标而去,亦并非没有一丝可能。
从上述分析来看,笔者对这位女教师的“任性”辞职是理解的。在现代社会,职业的再次选择,甚至更为频繁的跳槽,早已司空见惯。对此,我们除了表示尊重其选择,似乎没有说三道四的理由。不过,若仅仅因为辞职信的极度潇洒,或者说是超级浪漫的缘故,就将之拔高为“没有之一”的“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就失之偏颇了。
如果一定要把“最具情怀”的帽子给这位女教师扣上,那也只能是对“外面的世界”的“情怀”。不过,对呕心沥血培养她十年的学校呢?对朝夕相处的教师同事呢?对众多渴望一直听她讲心理学课程的同学们呢?“情怀”又在哪里?这时候的“情怀”,对于学校、老师、学生来说,除了还留有一丝一毫的思念及情义外,剩下的,更多可能只有失望了。当然,如果她出走的缘由真真是奔着有利发挥专业才能的目标而去,笔者愿意收回刚才的言语,并表示深深的祝福。
国家培养一个心理学专业人才不易,学校耗时十年培养一个合格的心理学教师很难,学生们碰上一位能和他们心灵对话的好老师更难。如果每一位学有所成的优秀教师都如这位女教师这般“任性”而“潇洒”的离去,那我们的学校教育如何前行?又如何传承呢?当然,我们不应对每位跳槽或离职的人才都横加指责,无非只是担忧网络舆论对于这位女教师此举的过度赞誉,会产生不好的导向罢了。
说句实在话,作为一个普通中学,能把一位心理学教师列为骨干教师,殊为不易,如今慷慨放行培养十年的她,更是难能可贵。笔者相信这位女教师的“任性”离职只是另有原因,亦相信绝大多数的老师们不会随波逐流。因为对职业、对专业、对工作的坚持和坚守,毕竟是这个社会的主流。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