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医改,溃于急促轻率

2015年04月08日 07:01   来源:红网   郑渝川

  3月15日,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卫计委正式下发《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从3月25日起执行新的价格标准。依照《价格》,7886项价格进行了结构调整,其中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均降低25%,诊查、护理、治疗、手术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和13%。但此次重庆医改只进行了价格改革,本应配套改革的医保等政策没有进行,导致病人负担增加,抵制情绪增强,最终导致了医改失败。(4月7日《新京报》)

  《新京报》报道援引多位受访专家、重庆本地官员的看法指出,重庆医改方向大体正确,却没有考虑加重病患特别是尿毒症等危重慢性病患者的负担问题,没有同步调整医保配套政策,因而引发了病患乃至广大市民的强烈不满。

  实际上,这并不足以解释重庆此次医改失败的主要原因。报道清晰地反映出,重庆市卫计委、物价局等部门采用了相当急促轻率的方式上马医改。3月15日,《价格》出台。此前的3月12日,重庆市卫计委对各家医院管理层进行培训,医院培训医务人员则到了3月20日之后;物价部门对区县下属单位的培训是在3月23日进行的。多达7886项、涉及多个门类的价格调整,培训居然只有一天。正如云阳县一位医生所说,此次医改“从天而降”,“快得没有反应时间。”

  医改如此重要,为什么非得以这种方式、这种速度进行?有理由怀疑,重庆市此次医改遗漏医保配套政策调整,就是因为主管部门急切推行改革,已经等不及进行配套改革。同样,可以认为,此次医改即便是加入了医保配套政策的调整,也将因为主管部门的急促强推,而招致质疑和抗议。

  重庆市此次医改,部分类别项目价格降低,另外部分类别价格提高,降价和涨价幅度基本上得以对冲。但显然不可能存在能够“享受”到所有类别项目的病患,改革的结果一定是,部分病患负担加重,部分病患负担减轻。即便有了医保配套兜底,仍将使得一些病患需要掏出更多的钱(医保报销比例之外的自行负担部分)。

  重庆市卫计委和物价局推行这样的改革之前,没有进行过全面评估,未能就该市各级各类医院当前收治的病患的疾病种类、相应涉及的检查项目类别、医保费用承担比例、自行负担部分进行摸排分析,更没有对调价后病患增加支出的情况做好研判。恰恰相反,这两家主管部门在确定了一个所谓“正确”的医改方向后,就快速出台改革方案,还在极短时间内落实推行。用网友的话来说,这样的医改,本身就是冲着失败的方向去的。

  负责任的医改方案,当然不能回避对诊查、手术、治疗等价格进行调整,但不同门类科室、不同项目的诊查、手术、治疗情况显然不同,“脑体倒挂”导致的医疗资源错配状况不也一样。一些科室、项目的诊查、手术相对简单,费用偏低,应当适当上调;而其他一些科室、项目,具有高风险性,医护人员付出的劳动、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保障严重失衡,需要大幅提高价格(提价部分可更多摊入医保报销范畴)。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重庆市主管部门规定了统一的调价幅度,无论是大型设备检查检验项目的降价,还是诊查、手术等项目的提价,皆需按照规定幅度进行。

  一项被专家说成是方向正确的医改,就因为急促轻率的运作而宣告失败,这不仅让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受到质疑,而且还加大了今后推动医改的难度。笔者以为,重庆市卫计委和物价局要认真反思此次“短命”医改的教训,不能将医改失败原因仅仅归结为没有配套医保政策,而应意识到,改革方案整体设计不周,又过于急迫强硬的落实推行,才是招致民意不满、满盘皆输的关键原因。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