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国产电影在2015年春节档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2015年春节共有7部国产新片上映,仅大年初一至初六,全国电影总票房就超过17.3亿元,同比增长逾36%。据首次全国性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春节档国产影片观众满意度得分为80.3分,迈入“满意”区间。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在这个春节档,除了《爸爸去哪儿2》和《爸爸的假期》,儿童动画片《喜羊羊》和《熊出没》,很多影院基本没有排片,孩子没更适合的电影看,愁坏了不少家长。还有不少家长反映,即便《喜羊羊》和《熊出没》排了片,也全是动画片,而非故事片,“难道孩子们的电影盛宴,只剩下动画片与综艺节目衍生品了吗?”
相对于成年人电影类型丰富,有动作、喜剧、魔幻等等,电影人针对儿童的观影需求所做的努力还明显不够。在追求高票房、大回报等经济利益之下,电影制作各路人马几乎都认为儿童故事片是“小儿科”,“钱景”不好,投资商不屑于投资,编剧也就不愿意将视角伸入到儿童的真实世界,导演也就不能俯下身子导演儿童故事片。
事实上,儿童们也需要反映他们的爱与诚、美与真、善良和可爱的故事电影,而非仅仅是动画电影。儿童故事电影,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滋养其精神世界的精神食粮;优秀的儿童故事电影,能给孩子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优秀的国产儿童故事电影,不仅能记录下每个时代孩子们的欢笑,也能见证一个民族的成长与壮大。
故而,儿童电影尤其是优秀国产儿童故事电影匮乏的问题,需要引起主管部门以及电影界的正视。相信有许多70后、80后,是看着耳熟能详的《闪闪红星》、《小兵张嘎》、《霹雳贝贝》、《三毛从军记》、《红衣少女》等优秀儿童故事片长大的,如今又有几部叫得响、让孩子们能够记得住的优秀儿童故事片呢?
让儿童电影繁荣绚烂,需要“众人拾柴”。对电影投资商而言,千万别低估了优秀儿童故事电影的市场潜力,有数据统计全国有2.4亿儿童,再算上儿童们的父母等长辈,儿童电影将是难以估量的大市场,只要用心制作,拿出诚意之作,市场是不会让用心者白费心血的。编剧、导演也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多为儿童们生产来自真实世界的精神食粮。
电影主管部门也不妨从思想观念、生产机制、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给儿童电影尤其是儿童故事片的创作“松绑”,让电影界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地创作儿童电影,以免担心市场成败。也可以不定时地对国产儿童故事片的创作团队或人才予以奖励或扶持,使儿童电影在社会效益和商业目的之间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