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记者从北京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了解到,目前北京市自行车大概有100万辆左右,但被用作上下班通勤车的并不多,自行车使用率不高,初步估计一年至少有两三万自行车被废弃。目前北京很多小区都在想办法试图解决僵尸自行车的问题。(3月7日中国广播网)
多数城市家庭,告别自行车的年代并不久远,小轿车进入家庭后,原先使用的旧自行车,还是舍不得扔。因为短距离出行时,骑自行车,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换一个角度看,小区僵尸自行车越来越多,成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机动车在非机动车上行驶、停泊成为普遍现象,骑自行车穿行其中,如玩杂技,险象环生,几乎成了“冒险”行为。为安全计,不少人放弃了自行车。另一方面,机动车排放尾气,普遍存在超标现象,人们担心骑自行车会吸入更多有毒有害气体。为健康计,不少人放弃了自行车。
城市海量僵尸自行车,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是路权分配不公、小区公共空间管理不科学、公共交通的“神经末梢”还远没跟上市民出行需要等问题交织叠加而形成的“综合症”。对此,需要“辨证施治”,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无济于事。
一些城市采取的见僵尸车就清理的一刀切,既不合理,也行不通。而一些高校治理校园僵尸车的成功经验,也不完全适用于居民小区。道理很简单,高校是“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学校如果公告在前并得到学生认可,毕业时未作处理的自行车,可视为被放弃了物权,校方有权处置。而小区居民的流动性要小得多,再破烂的自行车,未经主人同意,任何人无权处置。
笔者认为,应当跳出僵尸自行车本身,以更宽的视野看待僵尸自行车。其一,我们应当反思:这些年,“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发展,给骑自行车这一绿色出行方式,提供的道路环境、空气质量,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其二,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还有多少本该可以提升的空间,没有得到提升?
争论如何治理“僵尸自行车”,已经好多年,但问题不仅没有改观,似乎越来越严重。原因可能正在于我们在治理观念上仍然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毛病”。整治僵尸自行车,恐怕先得治好这个观念上的“老毛病”。而核心问题是,让骑自行车的人,有路可行,行得放心、安全、健康,这样的整治思路,或可让小区僵尸自行车“活”起来。这或许才是整治的最佳效果,也是看得见的“以人为本”。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