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2015年01月09日 07:12   来源:光明日报   刘勇 周金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向协调的态势更为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从全局着眼,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以此确立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这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经济发展新棋局的主线有三:一是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同时要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推动产业转移。二是培育一系列新的区域增长极,即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三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这种战略布局实际上确定了我国地区结构优化的主体框架,明确了以轴、带为支撑,以极、核为节点的网络化开发路线。其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协调发展,则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构建经济发展新棋局,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在新的战略布局下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途径来促其由布局变为现实。

  第一,全面推动区域内市场一体化进程,努力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对要素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区域内部互惠互利、均衡发展、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讲,必须下大力气催生和强化区域内部在各个方向和价值链上的市场经济联系,确立强大的微观基础。为此,一要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健全区域间互动合作机制。要依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区域内部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形成区域内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二要着力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使之充分基于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深度认识和有效挖掘,确立发展方向,参与市场分工,释放创新和成长潜力;三要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尤其是要改革稀缺性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减少行政干预和行政定价,让价格更充分地反映供求状况,这也是实现要素在区域内部自主、自由、合理流动的关键。

  第二,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拉近区域内部的时空距离,为各区域产业要素的连接与聚合搭建平台。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交通一体化是新形势下建设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带最为突出和紧迫的限制因素。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市场化手段,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无疑将使区域内部的交通动脉更加强大、有力,进而大大压缩时空距离,增进人员、物资和信息交流,实现各种产业要素在区域内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连接与聚合,释放巨大发展能量,给区域经济版图、生活方式等带来巨大改变。

  第三,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做实做好缩小区域内部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差距的大文章,为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我国现阶段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公共服务差距巨大。以北京为例,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飞涨等“城市病”,根源就在于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过于集中。北京与周边县市的人均财力差距甚至达到了十几、二十多倍。正是这种惊人的发展落差,阻碍了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本应出现的自由流动,反过来又加剧了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必须依靠中央的协调和引导,进一步加大区域内部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为产业发展要素自由流动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西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