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如何当好公共资金“守护神”?

2014年12月29日 15:39   来源:东方网   谭浩俊

  12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接见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表示,审计机关要牢牢盯住公共资金使用,当好人民利益的“守护神”。念好权力运行“紧箍咒”,既不能让资金“趴在账上睡觉”,更不允许资金跑冒滴漏和被挤占挪用。特别是各项民生资金,都是事关群众饥寒冷暖的保命钱、救济款,决不能被“鲸吞蚕食”。

  应当说,李克强总理的此次讲话,与以往相比,要求更高了,内容也更丰富了。因为,过去在对审计机关提要求时,一般都是围绕如何维护财经纪律而展开。因此,审计机关的工作落脚点,也是从查问题、堵漏洞入手,看查出了多少问题,堵住了多少漏洞,挽回了多少损失。所谓“审计风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李克强总理对审计机关的要求,显然不只是满足于查问题、堵漏洞,还在于如何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公共资金的运转水平。其中,不让公共资金“趴在账上睡觉”,就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事实也是如此,从李金华审计长掀起第一次“审计风暴”到现在,审计机关基本都是按照如何查问题、堵漏洞入手的。每年对公共资金的审计,也确实查出了很多问题,追究回了许多资金,减少了很多损失。但是,就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运转水平来看,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一方面,屡查屡犯的现象十分普遍,几乎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是在屡查屡犯的循环往复中度过的,且大多是老手段、老问题、老方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审计对问题的查处是认真的,有成效的,纠正也是认真的,有收获的,但是,整改却是无力的,没有到位的。不然,不可能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的“趴在账上睡觉”的资金,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资金没动,就不会去管。因此,很多公共资金都处于休眠昏睡状态,没有能够从账上走向实际生活,没有能够通过流动产生效率。自然,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难以提高了。

  我们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也就是说,如何避免违规性、违法性、问题性损失,已不是公共资金需要防范和解决的单一问题,不违规、不违法的静态式“沉睡”,也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想一想,巨额资金都“趴在账上睡觉”,都不能通过流动产生效益,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占用这些资金干嘛。如果把这些资金留在企业、留给居民,岂不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既然政府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其变成了公共资源,那么,就应当使其发挥公共资源的职能,产生公共效益,形成公共影响。

  显然,审计机关在此前的审计工作中,是没有在这方面引起重视的。而屡查屡犯,很大程度上也与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启动有关。因为,只要“趴在账上睡觉”的资金多,部门也好,单位也行,可操作与操纵的空间就大,出现问题的概率也高。反之,每笔资金都有具体的用途,都有明确的投向,且不存在预算与决算相差悬殊的问题,自然,也就难以出现擅自动用公共资金、调动公共资源的问题了,屡查屡犯的现象也就会大大减少了。

  当然,要避免屡查屡犯的现象再出现,扎好制度篱笆,是更为关键和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查问题、纠正问题,更要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杜绝问题的再发生。譬如对同一个单位出现的同类问题,就应当提请相差机构予以严厉查处。即便没有发生进入个人腰包等方面的问题,也要以渎职进行处理。所以屡查屡犯的现象十分严重,也就是在制度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只要不进个人腰包,在处理上往往一带而过,没有形成制度的约束力和震慑力。这对审计部门来说,显然也是一种考验。

  随着市场化、法制化步伐的加快,公众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关注度也会越来越高,对参与这些资金和资源分配与使用监督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要求,将审计工作逐步从比较单一的关注违规违法问题转向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从简单的查问题转向纠正和杜绝问题、监督公共资金的运转效率等方面,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转变,审计机关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形象就会逐步趋向平淡、平庸,就会失去社会的关注。即便再发生所谓的“审计风暴”,也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因为,公众的希望是,审计能够推动各个主体行为的规范,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如果年年审、年年犯,还有什么审计的意义呢?市场经济秩序还怎么能够完善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