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泛滥是艺术的倒退

2014年12月04日 07:34   来源:红网   文/刘哲

  神曲并不仅是但丁长诗,也可是时下热传新歌。《最炫民族风》、《忐忑》、《小苹果》……各类“神曲”逐渐被发扬光大。有人作如此评价:史上有四个最著名的苹果,第一个和亚当夏娃的爱情有关,第二个是对万有引力的发现起了直接作用,第三个改变了人们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第四个主宰了中国广场舞,“神曲”之影响力可见一斑。

  今年11月,筷子兄弟受邀参加第42届全美音乐奖并表演《小苹果》,获得“年度国际歌曲奖”,创造了华语音乐的“第一次”,被部分国民认为是“中国文艺走向世界”的表现,再引发不小的讨论。

  不能因《小苹果》在摊贩的小音箱上、在理发厅内、在手机响铃里循环播放,且每日为大妈们的广场舞伴奏,令某些听众难免烦躁,便要给其贴上低俗乃至恶俗的标签。艺术的高雅与低俗,从来不靠流行与否来单项定义,也更不可以受众多寡来粗暴评判。

  截至目前,《小苹果》的音乐及MV在各大主流华语网站上点击播放已超过10亿次,以如此“全民追捧”的成绩,至少说明其具有某些可引发共鸣的特质。而事实上,《小苹果》的流行未尝不是一种警醒,可令许多艺术家认真反省,让他们认识到“端着架子”的艺术,永难真正走进民众心中,不放弃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方可令艺术广为大众接受和保持生命力。

  令多数人真正反感甚至有些恐惧的,是“神曲”的泛滥。由于龚琳娜、鸟叔和筷子兄弟的空前成功,不少音乐人已开始追求流行歌曲的“洗脑”功效,甚至刻意将某种恶俗当做噱头,来迎合市场与部分受众的需求。从歌曲本身来分析,龚琳娜的《忐忑》实际上是演唱形式上的一种尝试,被网友再解读后从而走红;《江南style》则最起码对韩国江南区的灯红酒绿有着一定程度的表述;而据筷子兄弟讲,《小苹果》是为向上世纪90年代初的迪斯科舞曲致敬。但在这之后,最近又涌现出一批所谓“神曲”,如王蓉的《小鸡小鸡》、大张伟的《胡撸胡撸瓢儿》、至上励合的《鸭梨大》等,这些曲目歌词、曲调都毫无深意,完全是“故意恶俗”来博人眼球。

  过于泛滥的“神曲”,实际上是艺术的倒退,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艺术审美中的反智主义。在当下精神文化需求和消费都在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任由“神曲”不受遏制地发展成为某一类型,是可怕而不负责任的。作为普通受众来说,应尽可能地自觉抵制以免成为这些“神曲”的消费者和“被愚弄者”。而作为文化主管部门,则要警惕某些人以“神曲”为器,不择手段地攫取商业利益,不仅造就一批抄袭、粗制滥造的“单纯吸金曲目”,且引发带领公众审美去往低俗化的负面效应。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