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的筹建工作目标明确、轨迹清晰、步伐稳健、前景光明。有些人将亚投行的成立和未来发展方向,或无限政治化,或不恰当地加以解读,均无助于新型国际经济关系中良性竞争的健康发展,更无助于亚太地区互联互通、共治共荣局面的形成
日前,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筹建备忘录,成为第22个创始成员国。
作为全新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和亚洲互联互通平台,亚投行的筹建工作目标明确、轨迹清晰、步伐稳健、前景光明。中方认为,成立亚投行,就是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等领域的结构改革来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发挥引领作用、打破流通障碍,通过区域经济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就是要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然而,有人认为,美国和日本一直主导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因此担心设立亚投行是中国对美、日主导的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发起挑战,有关国家因考虑到与美日的关系,或暂时放弃参加,或保持观望态度。对此,一位媒体人评价得很到位:大国林立,小国众多,历史问题复杂,现实矛盾丛生,这似乎注定了亚太地区任何多边组织和机构都被打上了政治色彩。事实上,一些国家由于一些技术性原因晚签或尚未签署筹建备忘录不足为奇,关键是用事实说话、让历史证明。
一方面,根据亚行自己测算,2010年—2020年,其32个成员所需基础设施投资将达8.22万亿美元,每年亚洲仅城市基建资金缺口就约达600多亿美元,亚洲基建正面临融资难题。亚行行长中尾武彦近日曾对笔者表示,亚洲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仅靠亚行力有不逮,亚行并不反对亚投行的成立,原因是亚行的东盟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预计只能达到千亿美元规模,而印尼一国就提出了1600亿美元的融资需求,这就迫切需要有新的区域融资机构来弥补缺口。因总统选举和政府换届而错过“头班车”的印尼最近加快了参与筹建亚投行的步伐,新总统佐科明确表示“希望让印尼在该行扮演重要角色”,印尼副总统卡拉则认为“加入亚投行并占股能使印尼受惠”。
另一方面,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与区域内的经济体联系密切,对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各国早已充分意识到了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自身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这一基本现实,这也是为什么亚投行能得到那么多国家支持的原因。中国财政部早已多次明确表示,未来亚投行的成员并不仅限于签署备忘录的这些国家,凡在2015年亚投行章程签署前进入的国家都将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这说明,亚投行秉持的是公开、多元的理念。而有些人将亚投行的成立和未来发展方向,或无限政治化,或不恰当地加以解读,均无助于新型国际经济关系中良性竞争的健康发展,更无助于亚太地区互联互通、共治共荣局面的形成。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亚洲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只要亚洲各经济体努力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亚投行的建设与发展,共建平等互信、包容和谐的伙伴关系,就能解决亚洲互联互通建设面临的融资瓶颈,就能破解区域经济合作碎片化风险,就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找到新的增长动力,最终形成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田 原)
(责任编辑:武晓娟)